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一桩巧事儿(19)

2022-08-31 17:06:4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上青海,乡间小道的路况和国道是不能比的,所谓路,并没有人工建筑的痕迹,就是车轮在荒漠上走出的印痕。高低不平的路影上,分布着许多碎石。卡车发出时大

上青海

乡间小道的路况和国道是不能比的,所谓路,并没有人工建筑的痕迹,就是车轮在荒漠上走出的印痕。高低不平的路影上,分布着许多碎石。卡车发出时大时小的颠簸,我们的身体也随着车身而大幅晃动。杨洋为了避免撞到司机身上,把身体尽量往我这边靠,我们也就时不时会发生碰撞。有几次大的晃动,她直接就抓住了我的胳膊。在经过相对平坦的路段时,杨洋也不放手,还说:“你是自找的。”我在心里说,没错。她仿佛听到我心里的声音了,终于有了点儿歉意,叹息一声。鬼知道她叹息里还隐藏着多少别的意思,也许并非是我认为的歉意。而我是真心对她的任性产生了抱怨。对了,我还没有和古影子说明情况呢。明天汪红红到云台宾馆肯定是接不到我了。我得提前告诉古影子,不用接我了,我们在德令哈会合,但这似乎不太礼貌。实话实说吗?只能这样了。我拿出手机,准备用微信语音告诉古影子。因为打电话显然不合适,时间不对,谁会在深夜两点多打别人的手机呢?谁在深夜两点多还不睡觉呢?我正酝酿着如何表述的时候,大货车突然熄火了。毫无预兆地,既没遇到强烈的颠簸,也没有紧急制动,突然就熄火了。司机一拍方向盘,骂了几句什么,像是用藏语。他再重新发动时,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了,发动机像故意和他较劲,只是“呜呜”地呜咽着,一直鸣叫着,就是点不了火。

“能修好吗?”杨洋虽然语气平静,可我能听出来那装出来的、克制的平静后面,是多大的焦虑啊。

“修好?哪那么容易?”司机迅速过了焦虑期,一副认命的口气,“天亮再说吧。我打个电话。你们自己想办法去。

杨洋刚要发怒。

我迅速碰了她一下,握了握她的手。

她抖开我的手,用嘴唇咬住了愤怒,睁圆了眼睛看我,意思是说,怎么办?

“我们离G315不远吧?”我问司机。

“不远。对,你们往回走吧,到国道上就行了,就拦到车了。我是没办法了。”司机说着,已经拨通了手机。

在司机和一个女人通话的时候,我和杨洋下了车。

我和杨洋都听到了,司机并不是去达日贡玛带什么货的——他在和对方调情——前边就是一个村庄。他在往村子里走。

8

月亮就要下山了,它的余晖洒落在无垠的旷野上,四下里一片迷茫。我和杨洋并排着疾行,脚下响起了“嚓啦嚓啦”的声响,虽然只有两个人的声音,虽然很单调,听起来也是此起彼伏、层次分明,仿佛我们每个人的身后还有声音,那是影子的声音吗?应该吧,如果有人在凌晨两时许的戈壁滩上行走,肯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她的脚步声,我的脚步声,她的喘息声,我的喘息声,以及我们影子发出的声音,互相交错着,像是两个人的争吵。我们都不说话。我不想说话,我能说什么呢?我完全是被动的,自找的。她也不说话,她也没有什么可说。这一切都是她造成的。能有我和她同行,事实上她也不需要感谢。在她看来,她并没有邀请或胁迫我同行,因此她不会因为我也遇到了麻烦而产生自责。我也不能责怪她,说到底是我主动要跟着她的。我这样乱七八糟地想着,为她想想,为我想想,为我们想想。我们累得不行,身体已经僵化,脚下也很机械,任由我们脚下的回声任性地跟着我们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