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一桩巧事儿(21)

2022-08-31 17:06:4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上青海,要不是你任性乱跑,我现在还在西宁呢,我还睡在西宁舒服的四星级宾馆里呢。我也上火了。 什么叫乱跑?那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是谁打电话让我

上青海

“要不是你任性乱跑,我现在还在西宁呢,我还睡在西宁舒服的四星级宾馆里呢。”我也上火了。

“什么叫乱跑?那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是谁打电话让我去刘家湾的?是谁跟我借钱的?”我一句也不让她。

她不说话了。她不说话就躺下了。她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体力。她躺着的地方仿佛不是荒漠里的一条土路,仿佛是宾馆里舒适的大床,夜色也瞬间成了遮风挡露的床单和铺盖。

她一躺下,就睡着了,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我心里的那点儿积怨和火气也消失殆尽了。看着她蜷曲而卧的样子,不知哪来的同情,也不知哪来的怜悯,让我有了点儿看重她和敬佩她了。难道不是吗?为了一个认定的爱人,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个目标的水落石出,能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也真是难为她了。

瞌睡和疲劳是有传染的,我在离她一步远的地方也躺下来了。我想把发生的事情从头再捋一捋,可我只想了个开头,就睡着了。

是一阵“突突”而响的拖拉机声把我吵醒的。没错,是拖拉机声,“突突突”地轰叫着开远了。我眨动眨动眼睛,看到新鲜的阳光洒落在我的四周。我睡在阳光里了。天亮了,真正的凌晨了。我一眼没有看到杨洋。我一个挺身跳起来。杨洋确实不在了。她去了哪里?不会化成阳光,也不会化成泥土,她一定离我而去了。我下意识地望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我看到了向阳光里开去的拖拉机,看到了拖拉机的车斗里,扶栏而立的,正是杨洋,虽然只是背影,虽然已经开去了两三百米远,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白T恤、牛仔裤,长头发,匀称而修长的身形。我冲着她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大喊:“嗨——”

我向拖拉机狂奔而去。

拖拉机被我追停了,正好停在一条公路的边上。

原来这就是G315国道。

杨洋坐在一块废弃的界碑上,我坐在地上,背靠着界碑。这段国道风光最美,右边是起伏的荒漠,左边是碧草如茵的绿地,隔着绿地仅百米左右是一条铁路线。这是著名的青藏铁路吗?越过铁路,就是蔚蓝的一望无际的青海湖了,那干净的神一样的水面,那晨光照耀的闪着粼光的蔚蓝,美丽得让人无法言述。我已经用微信语音告诉古影子了,我和杨洋昨天夜里搭乘顺风车去德令哈了,由于走錯了道,此时还在路上。我又进一步说,杨洋是我在火车上认识的女孩儿,她出了点儿事情,必须陪她一起去。最后我跟古影子强调,你们可以去德令哈,也可以不去,我一个人在德令哈玩玩儿。如果去了,我们就在德令哈会合。过了一会儿,在手机还剩最后五个电的时候,我告诉古影子,手机马上没电了,到了德令哈我会立即充电,到时联系就恢复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