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一桩巧事儿(22)
上青海
我吃了一根黄瓜,杨洋吃了一个西红柿,是拖拉机手送我们的。送蔬菜的是个藏族小伙子。他不仅送我们到G315国道,还送我们好吃的——牦牛肉干儿和水。对付了早餐之后,我们还储备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看着这两个平常不过的蔬菜,感觉从未有过的富有了。
我离开界碑,站起来,往草地里走了两步。
经过一夜的折腾,我发现杨洋的疲态还没有消除(我的状态也不好),头发凌乱着,衣服上也有了脏迹。此时,她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掸了掸白色的名牌网红旅游鞋,理了理同样牌子的袜子,甚至还有闲情用手指当梳子,梳理了飘逸的长发。她如此的悠闲让我深感吃惊。她不再像昨天那样火急火燎了,也不急于拦车赶路了。见到路上不时飞驰而过的各种车辆,她不再像昨天夜里那样两眼放光了。同时,她也不理我了。除了递给我黄瓜时朝我“嗯”了一声,其他时间甚至都没有看过我。但是她的面部表情是平和的,眼神是温润的,不经意间还会露出一丝笑意。我也不想主动和她说什么。她一个人拦车走了,没有叫我,让我很感失落,虽然她解释说是让我多睡一会儿,但我还是不能释怀——这似乎也不是多大的仇恨,还是能原谅她的。既然我已经给古影子留了言,既然古影子已经知道我手机没电了,既然古影子知道我明天会在德令哈,如果她也到德令哈,肯定会告诉我的,我们会如约相见的。我也难得轻松下来。手机没电并不是天塌下来的事——杨洋手机被偷,身上除了衣服甚至什么都没有了,她不是照样活着吗?当然,她口袋里还有三千块钱,那也是我的底气。
“一点儿都不想带你。”杨洋也站到草地上了。她也在眺望着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她像是在自言自语。
她是在跟我说话。她眼睛里也碧波涟漪,完全恢复了灵动和活力。从我狂追拖拉机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心里较着劲,现在她终于绷不住了。她说,不想带我,自然还是在提夜里的事。夜里她把我扔在了那段乡间土路上,自己拦一辆拖拉机走了。如果不是我及时醒来,如果不是我狂追拖拉机,如果不是开拖拉机送菜的藏族小伙子停下来等我,我有可能还在那一带打转儿,还没有来到G315的路边。我希望这不是梦。我想掐掐自己,可我感觉脸上热乎乎的,非常的异样,同时也感到身上硬硬的冷。脸上的热,身上的冷,一热一冷,激灵一下,醒了。
一条又瘦又小的流浪狗怪叫一声,跑了。它跑到不远的地方停下来,转头看我,“汪汪汪”地叫几声,受了委屈一样夹着尾巴跑走了。
我身边没有杨洋,没有“突突”而响的拖拉机,没有黄瓜和西红柿,更不是在G315国道边,我还是躺在夜里躺下的地方——刚才真的是一个梦。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