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一桩巧事儿(8)
上青海
“她不是骗子。”我只能这样说。
“既然你那么坚信你的女同事不是骗子,那你凭什么怀疑我男朋友彼得是骗子?”杨洋的目的达到了,又问,“她漂亮吗?你从前的女同事。”
我想说你的男朋友和我的女同事不是一回事,不能这么混淆来对比,想想,算了,说了也许会让她添堵,便回答她另一个问题:“是的,很漂亮。”
“你说她住在西宁的叔叔家,是乡下女孩儿?”
“是的。”
“乡下哪里?”
“海西,海西的西部山区里。”
“海西?”她思索着,“不知道,也是青海的?我知道德令哈。”
“德令哈?那就是海西的首府啊!”
“是吗?这样啊,彼得说过的,他在德令哈有一套别墅,乡下的别墅,挺大的,在青年北路56号16幢,前后都有小院子……我们还计划去别墅住几天呢,路上再看看青海湖,品尝青海湖的美食,看看青海湖的月光,可是……”说到“可是”的时候,她的神情又情不自禁地黯淡了,眼里再次涌满了泪。但她还是在手机里找到了照片,不是一张,是好几张,有别墅的整体,有局部,有内景,有外景,有草坪和绿化带,其中还有一张彼得在别墅前厅里的留影。从照片上看,别墅确实很豪华,院子里的绿化也很美丽。她欣赏着照片,眼泪终究还是没有涌出来,声音悠然地说,“我不相信……这么具体的街道都有了,还有别墅,别墅的门牌号码……有这么傻瓜的骗子吗?你居然说他是骗子……你才是骗子。”
她在说这些话时,我看到她的嘴唇在微微地战栗。
4
第二天下午3点10分,我和杨洋从西宁站出来,叫了一辆滴滴专车,直奔石坡街了。
通过二十多个小时断断续续的交往,我们相对熟悉了。杨洋对我也信任了(我也让她看了我和小拙、古影子的合影和古影子演出的照片,还给她看了我和古影子的聊天记录)。同时,我也肯定地告诉杨洋,你受骗了。但杨洋还是将信将疑,冲动大于理性,在错觉里走不出来。由于古影子要到下午六点才到宾馆接我,我便提出和她同行,陪她一起去石坡街的“梦想家”咖啡店——虽然我已经知道那是一家子虚乌有的咖啡店了,但为了证实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也为了能帮她挽回点儿损失(经济上的,情感上的),让她早日醒悟,我多花点儿时间也算不上什么,就算万一耽誤了和古影子的约会,相信古影子也能理解。
在滴滴专车上,杨洋问专车司机,石坡街上有一个叫“梦想家”的咖啡店你知道吗?司机说不知道。司机说西宁这么大,哪能记得这么细啊。司机又说,好在石坡街不长的,你们去找找看吧。
石坡街确实不长,从东关大街岔下去,像一段盲肠,只有两三百米长。我们快速地在街上走了一趟,杨洋望左边,我望右边,没有发现“梦想家”的招牌,连类似的招牌都没有。我们问街上的行人,“梦想家”咖啡店在哪里?被问的人都摇头不知。我发现,杨洋的神情有点儿慌,情绪渐渐激动起来,她在街上又找了一遍,石坡街18号倒是看到了,是一家已经关停的小超市。杨洋站在18号前,脸色青了一会儿又白了一会儿,感觉很冷的样子,脑门儿上却沁出许多汗珠,嘴里喃喃地不知嘀咕什么。她肯定失望极了,伤心极了,心情也错乱极了。我听清了,她在说“不可能”。她不停地嘀咕道:“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