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命运的风口浪尖
高四
一
站在残如血的夕阳底下,我的心也如那天边的云,翻涌流淌。这是一段怎样的经历!我完全被命运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没有退路,也没有援兵,哪怕几声呐喊、几声安慰也不存在。
我就在那里傻傻地站着,站着……五层的教学大楼几乎空无一人。
我真的希望自己的大脑是一片空白,可我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在的身份,永远也不能放弃我现在所要做的一切。是的,作为黑色七月的失败者,我无言以对,更难以启齿,眼角的泪花涌出来又抹去。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落泪?我警告自己。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高四生活。第一个接受我的老师,是我原来高中的历史老师,而所要面对的环境却是另外一个陌生的学校。听说历史老师是因为原来学校的排挤才转到这个中学来的。对我而言,他却像我的救命稻草一般,唯一的熟人,也是唯一能夠理解我现在状况的人。
我对Third中学,也是早有耳闻。奇臭无比的校风加上奇臭无比的校园便是对它的评价。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学校来度过这高四生涯其实也属于无奈。我早已厌倦了原来的学校,它就像我的坟墓,那里是我的终结,走进它,我会有窒息的感觉。但Third中学就不同了,它没有理由拒绝我这个出身比它高贵的学生,也没有理由不接受有可能为它提高上线名额的学生。
“选择哪个老师做班主任,你考虑一下吧?”历史老师给了我几秒钟的选择时间。
也就在这几秒钟里,我如投出去的硬币一样做出了关键性的选择:“我的英语是弱项,有没有英语老师做班主任的?”
于是乎,我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三十出头的Mister王的非嫡系弟子。
二
陈明是我高四时认识的第一个同班学生。那天下午我没有注意到他,只是在Third中学四周溜了一圈儿,打算租间房子安顿下来。而他却主动地同我攀谈起来,最后,我在他住的旁边租下了一间小房。
使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月考我会拿第一,好像那也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这样的事实恰好也证实了Third中学的学生确实很臭,正如我英语成绩一直很臭一样。
三
入冬的第一场雪好薄好薄,池塘上一片云蒸霞蔚,这也使我联想翩翩。
在云姨家过月底是母亲给我做出的安排。Third中学离家很远,我是没有办法经常回家的。云姨是我母亲高中时的好友,在一生最困难的时候同过舟共过济。所以到云姨家就如到自己家一样,我每次去,云姨总是要为我准备好多好吃的,打打牙祭。
郝叔是个活得很男人的人。有才华,会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写得一手好字。有一次赶到金海岸时,正好碰到他在写字,三五分钟就挥洒出了岳飞的“满江红”,旁边的一个雅士大骂他浪费宣纸,而我却看不出那幅字哪一点不是上乘之作。我不知道郝叔这样算不算怀才不遇,但现实的生活已经使他失去了昔日的天堂。市场经济可以让一个白丁飞黄腾达,也可以让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变得颠沛流离。而郝叔则属于后者,只是谈不上颠沛流离。因为郝叔手中掌握着最后几张王牌,一张是他那一日不如一日的金海岸酒家,一张是他所处城市的关系来源,最后的王牌当数他读研究生的大儿子——然儿。其实,郝叔也并不是天生就是个完全不精打细算之人,但男人的绅士化往往会把一个人变得很懒惰,郝叔自然也不例外。云姨似乎是不太愿意理会老公那摊子事的,金海岸的生意也就靠云姨的一个远房亲戚五婶主管。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