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豫让的价值(4)
豫让亮剑
智伯平静一下心绪道:“好吧,你们回去商量商量,赶快给我回话。”
“赵襄子不献地,怎么办?”
智伯瞪着大眼,把几案拍得当当作响:“这是君主出公的决定,谁不执行,我们就联手收拾他!”
韩康子和魏桓子吓得吐吐舌头,连忙往外走。
智伯吼叫道:“回来,拿上我送你们的礼物!”
2
这年春天,智伯以国君晋出公之名,联合韩、魏两家,发兵讨伐“不听话”不献地的赵襄子,换句话说,就是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动用武力“没收”他的领地。
很快,智、韩、魏三家组成的“联军”,气势汹汹朝赵襄子于两年前新筑的襄垣城(今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涌来。双方交战后,势单力薄的赵军节节败退,加之这里没有坚固的城墙防御,眼看就让“联军”破城灭族了。
危急时刻,赵襄子听从谋臣张孟谈的建议,将大本宫迁移到近二百公里外的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
因为,张孟谈的提议,顿时让赵襄子想起了父亲赵简子临终前的嘱咐:“如果有祸乱,不要因为尹铎年少,也不要因为晋阳太远,都要去晋阳躲避。”父亲所说的尹铎,是赵家忠诚的家臣,在晋阳构筑城池并镇守在那里,城固而民富。如今大難临头,可退至晋阳固守,从而抵御智伯他们的攻击以保存实力。
赵襄子立即行动,带领着宗亲、族人和军队,趁着星夜,一路急行,将赵氏的大本营迁至晋阳城。
智伯闻讯,咧嘴一笑:“跑吧,跑到哪里也是一样,只不过是换个死的地方!”
智伯率“联军”继续追击,来到晋阳城下团团围住。
但赵襄子和晋阳军民众志成城,智伯多次强攻都难以破城,一直断断续续打了两年多,仍然不能攻克。
这天午后,智伯来到营中巡视和考察战况。
当他登至晋阳城南侧的半山腰上,举目眺望四周,只见高大坚固的晋阳城位于盆地之中,地势低洼。而西面不远处,阔大的汾水波光粼粼,滚滚流淌……
此情此景,让智伯陷入了沉思。他眯着眼睛,眉头一皱,不由计上心来:以兵强攻不能破城,何不引水淹城?真是天赐良机,时不我待……
回到营中大帐,智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布置将士由攻城改为挖渠,并亲自绘制图纸,画出一条从汾水东岸通往晋阳城西门的水渠,在汾水上游和连接水渠的西端各建造一座节制水的闸门,同时,还把自己以及韩、魏两家驻扎在城下的军营筑起大坝围堵起来。
有将士询问这是何意,智伯笑而不答,说你们只管干活儿就是,到时候就明白了。
水渠挖成了,闸门也建好了,正值雨季来临。
智伯下令关闭汾水上游的大闸门,然后打开东河堤上水渠的闸门放水。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