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精选:豫让的价值(8)

2022-08-31 16:49:0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豫让亮剑,赵襄子愁容满面,焦急地对谋臣张孟谈说:这可怎么办?是在这里让水泡着等死,还是开门投降? 张孟谈皱着眉头不说话。 你倒是说话啊!半月估计也坚

豫让亮剑

赵襄子愁容满面,焦急地对谋臣张孟谈说:“这可怎么办?是在这里让水泡着等死,还是开门投降?”

张孟谈皱着眉头不说话。

“你倒是说话啊!半月估计也坚持不住了,为了全城的百姓,我认为还是投降为好。现在,你帮我想想,投降智、韩、魏这三家的哪一家比较好。”

张孟谈舒展开眉头道:“向哪家投降都不好。”

赵襄子一愣:“此话怎讲?”

张孟谈笑笑说:“主公,臣下有一条计策,可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噢!那你说说看?”

“今夜,我就出城,悄悄去韩魏大营,说服韩康子和魏恒子反水。”

赵襄子没表现惊訝样子,而是不动声色地问:“你真能做到?”

张孟谈信誓旦旦:“我愿以性命担保!”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赵襄子这才兴奋地走过来,激动地拍了拍张孟谈的肩膀,“船我已经在城东墙那里准备好了,用缆绳将船和你,还有由我挑选出的随你前往的精兵五人放下去。赵氏家族和全城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全靠你了。”

张孟谈笑了笑:“我就知道,主公早几天已经谋划好,现在只是要让我自己说出来,以示我的决心。”

赵襄子点点头:“投降和死是一样的,危急关头,谋臣应该做谋臣的事。”

子夜时分,张孟谈从东门“缒城而下”,坐船悄悄进入“联军”营地。

当时,智、韩、魏三家“联军”,在晋阳城外分别驻扎围攻赵襄子,历时两年多了,在各段上驻扎有各自的营盘。如今,水灌晋阳城后,城里城外变成了水域,要进入他们的大营,必须乘船前往,然后到达他们为防进水围起的堤坝前,再弃船越过大坝进入他们的营帐。

张孟谈先来到韩军大营去见韩康子。

晋阳城被淹后,“联军”围而不攻,在等待赵襄子的主动弃城投降,因此警戒并不严,堤坝上有站岗的士兵听说来人要找韩卿,立即通报。

韩康子见赵襄子的谋臣张孟谈深夜来访,不由大惊,连忙让人接到大帐内说话。

张孟谈开门见山,把来意讲了,意思是让他和魏桓子倒戈,与赵家联手,把智伯灭了,然后平分他的地盘。

韩康子闻后,望着张孟谈直咧嘴,不置可否。

张孟谈继续说:“智伯的霸道,你和魏卿是知道的,不用我多讲。他的野心,不只是要灭掉赵氏。他的目的,是要吞并整个晋国,现在对赵家下手,无非是先拔掉一个钉子,下一步,肯定就是你们,这就叫唇亡齿寒。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现在,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失去,你会后悔的,韩氏会带来灭族之祸。”

韩康子打个寒战,想起了智伯放闸水淹晋阳时说过的“这水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还有“这晋阳城,筑得再坚固也没用,坏就坏在,是建在水边”这些话,不由虚汗滚滚……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