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千载蜀魂,精气长存。三星永耀,光焰万丈!(3)
三星堆:一部厚重的地下史书
1986年3月至5月,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分三个发掘区,发掘总面积达1325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屋遗迹二十余处、灰坑104个,出土大量陶器、玉器、陶塑动物、石人雕像以及漆木器。其中以第三发掘区最为重要、发现文物最多、文化层堆积最厚,其最厚的16层文化堆积层使三星堆历次发掘在此得到印证,为四川考古研究建立了年代学体系。随着对三星堆遗址各期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通过对成都十二桥遗址群发掘与研索提出了“十二桥文化”概念,使之成为成都平原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1986年7月至9月,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横空出世,其年代为商代晚期(距今3250—3100年),其所揭示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引起轰动,这是遗址考古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发现。两坑出土各类文物上千件,其中以青铜器为大宗,尤以青铜大立人像为代表的八十余件青铜雕像为前所未见的重器。而青铜神树、神坛以及金面罩、金杖等亦属独一无二的稀世之珍。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两坑重大发现如平地惊雷,拨开了岁月迷雾,揭示出历史真相,从此,“三星堆”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三星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正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形象写照。与此同时,三星堆也向学术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许多重大学术问题有待人们上下求索、破译其间暗藏的宝贵信息。
二、一号、二号“祭祀坑”出土文物掠影
1986年三星堆遗址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两坑秘藏的旷世神品中,有以神秘诡谲的青铜雕像为代表的青铜器群,有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群,还有以满饰图案的玉璋为代表的玉石器群……其造型、纹饰神秘奇绝,其题材囊括人物、神灵、植物、动物等,深寓妙思玄想,堪稱神秘梦幻的艺术殿堂。三星堆从各个侧面向人们展现出一个梦想充溢、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张扬着中华古代文明的无穷魅力,闪烁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璀璨光彩。古蜀精神的载体撼人心魄,古蜀文明的光华耀古烁今。
以下,选介三件三星堆古蜀国秘宝重器,借此可知古蜀人独特的美学趣味和卓尔不凡的造型艺术,古蜀人的神话祭祀活动亦可见一斑。
(一)青铜大立人像。青铜大立人像高180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0.8厘米。在三星堆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袖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大立人像莫属。以往殷墟出土的玉石铜人像与之相比,真可谓“小巫”见“大巫”。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
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具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其所站立的方台,或可理解为作法的道场——神坛或神山。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