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扳罾人的身影(2)
远去的扳罾人
那时,老师没有布置多少家庭作业,我每天放学后,都去江边看父亲扳罾。父亲扳罾,无论是在清水里还是在浑水里,每次捕到的鱼都要比同行更多一些。那些与父亲一起扳罾的人中,有几位是江湖老手,虽然他们面子过不去,但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只好自嘲地说,父亲手气好,天生是扳罾的料。
时间久了,我便看出了一些门道。据我观察,父亲收获多,不是因为手气好,而是因为技巧精湛,守护默契。父亲扳罾时,绝不弄出任何声音,因为一有风吹草动,鱼就会逃之夭夭。所以,父亲总是纹丝不动地站在水中,起罾时既轻又缓,生怕四根接触水底的竹竿发出任何响声,当罾网露出水面,鱼就很难逃脱了。有时,父亲扳好几罾都没有扳到鱼,也不“东一锄头,西一榔头”地换地方,而是不急不躁待在原地,继续耐心地等鱼人罾。
除了休渔季,父亲只在三个季节扳罾:开春扳桃花鱼,夏日扳涨水鱼,秋天扳过路鱼。最壮观的场面,是扳涨水鱼的时候。初夏,只要下一场大雨,原来清澈见底的夫夷江,就会在一夜之间涨水,浑浊的洪水漫过沙滩,涌向堤岸边。这时,几十匹罾沿岸排开,相互响应,那不断起落的罾网里,常常闪耀着碎银似的夷江鱼……
一天,父亲扛着罾去沙滩扳过路鱼,可出门不久,便扫兴而归。我以为父亲有什么重要的急事要处理,他却闷声不响地坐在堂屋的矮凳上,一口接一口地吸烟。我有些疑惑地问父亲:“怎么刚出门就打转身了?”父亲叹道:“快莫讲了,刚才出大门走了不上百步,迎面碰上一位空手(手上没拿东西)人,今天扳罾肯定要吃斋,只好打道回府。”原来父亲扳罾是有讲究的,具体到行动中,有四不扳:出了南门沙滩这片水域不扳、产仔鱼不扳、鳖类不扳、出门碰到空手人不扳。
爱捕鱼的父亲,在扳罾这件事上,其实还是很纠结的,这种纠结与欲望无关,与操守无关,或许与迷信思想作祟有一定的关联。在这种看似无关却又有牵连的纠结中,父亲做了一生中最“漂亮”的一件事,得了一个“天下太平”的绰号。
那是一个秋日,刚好下了场雨,变窄了的夫夷江有了几许丰满,清澈的江水开始浑浊,父亲和几位同行,相邀着去沙滩扳罾。那天好奇怪,父亲连扳了十罾,硬是不见一条鱼的影子。与此同时,那几位同行的罾里,却不时传出鲫鱼跳跃的水花声。当第十一罾快扳出水面时,网里还是没有动静,凭感觉又是空罾,自信的父亲有些沉不住气了,正犹豫着要不要换地方。这样一分心,罾已离开水面,一个锅盖大的浅黑色物体坠在网底,老沉老沉的。父亲暗叹“今天霉气”,抓住罾网,使劲儿摇一摇,抖落挂在网眼中的水草及杂物,然后准备丢掉那个倒霉的废锅盖。正当他伸手去抓时,眼前一亮,那个锅盖下面弯出一个尖尖的小脑袋,竟然是一只大鳖。鳖看似笨拙,在水里却非常灵活,是个凶残的家伙,专吃江河里的鱼类,鱼见了,自然躲避得远远的,正是这只鳖的缘故,父亲连扳了十次空罾。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