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灯突然亮了

2022-09-02 22:13:0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丛林,1 搬到杏花沟的当天,马晓丽提议养一只大中型犬,如黑贝、藏獒、哈士奇什么的。两人刚刚吃过,饭菜还在桌上摆着。酱油放多了,面条汤黑得夸张,足可以用来描眉。

丛林

 

1

搬到杏花沟的当天,马晓丽提议养一只大中型犬,如黑贝、藏獒、哈士奇什么的。两人刚刚吃过,饭菜还在桌上摆着。酱油放多了,面条汤黑得夸张,足可以用来描眉。宋刚吃了一半,用掉两块纸巾,仍觉嘴唇带着咸味。马晓丽喝了两大碗,有意惩罚自己似的。宋刚并未责怪她,也未表示出丝毫不快。马晓丽久未下厨,手生了。宋刚第三次伸手抽纸巾,马晓丽张嘴,宋刚以为她要说面条,不料是关于狗的,不由得一怔。

马晓丽养过一只京巴。女儿早早送到国外,宋刚常年不在家,京巴便成了马晓丽的伴儿。京巴也忠心,不离马晓丽左右,睡觉也必定卧在马晓丽一侧,不然就会闹。京巴病倒,马晓丽跑遍全城的医院。人有人寿,狗有狗命,终是不治。马晓丽大病一场,瘦了十多斤,人都脱了相。宋刚劝她再养一只,马晓丽不肯,还发誓不再养任何宠物。时隔数年,她突然又有了养狗的想法,还是大型犬。

“这地方,连个人也见不着。”马晓丽说。

她说的是实情。杏花沟距市区十多公里,在一个山洼里。皮城太妃杏名气很响,而太妃杏又以杏花沟的最佳。别墅就在杏林边,也就十几幢。几个月前,宋刚带马晓丽看过,当场就敲定了。此处幽静,环境又好,正合宋刚心意。看中的还有装修,以田园风情为主格调,又隐隐有些欧陆风情。只是入住率低,静虽静,显得冷清。住在这里的自然不是一般身份,难免被人惦记。这几年,凶案一桩接一桩,不说全国,单是皮城哪年不有几起?就在上月,桥西区一个副局长大中午在家中被害,据说捅了十多刀,身上遍布窟窿。

马晓丽养狗的理由只是表面上的,真实意图宋刚一下就看透了。防贼防盗不过是幌子,她是担心别的。虽然搬了家,她还是紧张。可养狗又能怎样?市中心还有一套房子,一应俱全,一只水杯都未带过来。虽没有别墅大,也有一百六十平方米,在那里也可以养的,何必这么折腾?躲——确实是啊,思路每次滑到这个方向,宋刚就极其恼火。但不得不承认,他和马晓丽搬家有躲的意思。不声不响,一切都悄悄进行。已经躲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果狗能起到作用,他干脆买一匹狼回来。

从小养才听话,大型犬恐怕更是。宋刚轻轻拭着嘴角:“你想好了,改天去宠物市场转转。”

马晓丽问:“你明天有别的安排?”

宋刚看着马晓丽,没有马上回答,“家里有什么茶?”

马晓丽站起来,“你晚上不是不喝茶吗?”

宋刚说:“今天累了,不碍事。”

马晓丽端茶过来,宋刚一瞅就放多了茶叶。晚上饮茶不宜过浓,这怨不着她,她好久没给他沏过茶了。宋刚吹了两口,说近日膀子疼得厉害,想去一趟独石口。天气转凉,他膀子就犯病,她是知道的。他原打算歇一天再去,马晓丽问要我陪你吗?宋刚说你老嚷头疼,也趁机会扎扎,老头儿是有绝活儿的。马晓丽说让你吹成神仙了。宋刚说我这膀子还就他扎有效,乡下什么能人都有,可别小瞧。马晓丽没再说什么。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