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灯突然亮了(8)
丛林
飯后宋刚和马晓丽睡午觉。消闲下来他养成了这个习惯,不睡一觉整个下午都昏沉沉的。宋刚对收拾碗筷的金枝说:“你也累了,休息一会儿。”他没说让金枝去哪儿休息,房间虽多,他不指派,金枝不会随意占用。既然她跟过来,游戏已经结束,至少是暂时结束,该分给她个房间,但宋刚没有。不是刻意刁难她,又有什么必要呢?只是实在太困了,他反身进了卧室。
一觉醒来,已是三点多。小会客厅的茶几上已经泡好浓茶。宋刚不喝工夫茶,嫌麻烦,除非接待朋友。他更喜欢用玻璃杯,就从这一点看,他无疑是粗人。宋刚不在乎,他本就是个粗人,高中也没毕业,若父亲有实力给他娶妻,他现在还在宋庄锄地呢。他逃离乡村,有了钱,令人仰慕,但骨子里与农民没有本质区别。比如喝茶,就喜欢大杯,大杯喝才香才过瘾。当然,与那些粗人比,还是有些区别。春夏秋冬,一季一茶,价格均不菲,若说讲究,也就这些。金枝上门后,泡茶的任务便被她接过去。金枝心细,摸得透透的。虽是一季一茶,但上午与下午有别,下午与晚上不同,她懂何时浓何时淡。
香气扑鼻,温度适宜,宋刚先喝一小口,然后连灌两大口,这才想起该给金枝安排个房间。他踱到窗前,看见金枝跪在地上扒拉着。院子大,硬化面积也就三分之一。有两棵杏树,叶子已掉大半。这也是宋刚当初看中的地方。他逃离乡土,却对乡土有难以割舍的情缘。秋风萧索,金枝还想种什么东西?宋刚瞅了半天,看清她手里抓着一个食品袋。每扒拉出什么,就放进袋子。
“她在干什么?”马晓丽的声音透着诧异。她彻底歇过来了,脸上有了光泽。宋刚已经猜到了,说:“这是为春耕做准备呢。”马晓丽说:“这下好了,她更有理由住下去了,你……打算怎么办?”宋刚顿了顿:“这地方僻静,先让她照顾你吧,我得出几天门,回来再商议,一楼那间空房,让她住好了。”
马晓丽下去了,宋刚仍在窗前立着。马晓丽和金枝说话,金枝比马晓丽矮半头,虽然宋刚看不清楚,仍能猜到金枝脸上是恰到好处的谦卑。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她会调整自己的表情。此时,马晓丽是主人,金枝是奴婢,所以自然要带出谦卑。马晓丽未必把她当成随意指使的奴婢,她冲金枝撒过火,但那是特殊情形,可金枝在神态言语上的努力使主仆关系很自然地形成了。这个女人呐,宋刚感慨地叹息一声。
原来她在捡地里的石头子呢。她说土质挺好,打算从宋庄背些羊粪过来,这是要大干一场了。马晓丽忧心忡忡的。
宋刚说:“不施化肥,不喷农药,她是能做到的。”
马晓丽问:“就这样了?”
宋刚反问:“那要怎样?把她拖出门外,还是把她捆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