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关于大哥的故事(13)
大哥的江湖
半路上,有雷声在头顶滚过,共鸣声让周围的树木一阵阵地沙沙作响。闪电划过天际时,他看见了周围一片惨白的树木,转瞬又漆黑一片。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为了保护好怀里的信件,他含着胸,用双手护住胸口,在风雨中向团部方向奔去。
他湿淋淋地出现在团值班室里时,柴团长正在等他。他掏出怀中的信,递过去道:“团长,我完成了任务。”柴团长看了下腕上的表说:“你提前了十分钟。”然后看着大哥说:“你回去休息吧。”大哥敬礼后转身离去。柴团长望着大哥的背影,脸上露出一缕欣慰的笑容。
这是柴团长第一次砸巴大哥,结果他是满意的。在柴团长带兵的理念里,他一直认为没有孬兵,只有不称职的指挥员。他相信大哥在他的修理下一定会长成一棵好树。
柴团长第二次考验大哥是在那年的冬天,北方边陲雪来得早,几场雪一落就白茫茫一片了。这天下午,柴团长又神秘地找到大哥说:“在老虎洞里,我们侦察兵留下一份电报,电报夹在一本书里,在111页和112页之间,你把它找出来。记住是111页和112页之间。”柴团长又强调了一下,为大哥划了重点。
老虎洞大哥知道,离团部不算远,有十几公里的样子,以前那就是一个天然山洞,后来据说被两只老虎占据了,不知何时老虎又走了,卻留下了老虎洞的名字。在新兵连时,他们在老虎洞的山上拉练过,搞过急行军。
大哥急三火四地离开团部,大约不到半个小时,大哥空着手回来了。柴团长就问:“任务完成了?”大哥就说:“团长,你的任务是不是有误?”柴团长一脸问号地望着大哥。大哥就说:“111页和112页是在一张纸上,中间怎么会夹着电报?”大哥说完,审视地望着柴团长。柴团长嘘口气,坐下来轻描淡写地说:“石权同志,你的任务完成了。你回去吧。”大哥虽然疑惑,但还是离开了。
柴团长两次考验大哥,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考验大哥的胆量和时间观念,第二次就是头脑的反应了。作为一个优秀的士兵,不仅有胆量完成任务,还要学会动脑子,去分析自己所完成的任务。那次之后,柴团长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道:“首长,石权有成为优秀军人的潜质,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他更优秀。”父亲自然也是欣慰的。后来,柴团长又多次对大哥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验和锻炼,于是才有了大哥打响珍宝岛反击战的第一枪,他立功,破格晋升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
吴光辉在守备区警卫连当兵,虽然他的驻地距大哥的团部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见一面也很不容易。在大哥的记忆里,他们兄弟三人在几年时间里只见过两回,第一次珍宝岛自卫战打响,吴光辉所在的守备区自然也接收到了前来增援的任务,守备区的部队赶到时,边防团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大哥和朱大来听说吴光辉所在的守备区赶到了,他们在队伍里找到了吴光辉,吴光辉和所有人一样,身披白色的披风,手持冲锋枪。朱大来头部被炮弹皮擦伤了,缠着纱布,可能纱布缠得太紧的缘故,一只眼大一只眼小。他们兄弟三人相聚时,就抱作了一团,大哥捣了吴光辉一拳道:“咋来这么晚,你们赶到黄花菜都凉了。”吴光辉上下打量着大哥和朱大来,这捏捏那看看,发现并没有大碍才嘘一口气道:“你们没大事就好,听说你们这儿打响了,这两天我担心得眼睛都没闭上过。”大哥和朱大来果然看见他双眼布满血丝。那是三个人参军后第一次相见,匆匆说了几句话便挥手告别了,各自的部队还有各自的任务。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