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关于大哥的故事(19)

2022-09-02 22:13:5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大哥的江湖,回到家,我便把大哥半年前为杨帆回过大院的事冲母亲说了,母亲正在炒菜,油已倒进了锅里。她听了我的话,似乎忘了把菜倒进锅里,油已经冒烟了,母

大哥的江湖

回到家,我便把大哥半年前为杨帆回过大院的事冲母亲说了,母亲正在炒菜,油已倒进了锅里。她听了我的话,似乎忘了把菜倒进锅里,油已经冒烟了,母亲才想起什么似的把菜倒进去,一股火苗从锅里蹿出来。母亲在吱吱作响的炒菜声中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天晚上母亲和父亲吵了一架,不知母亲说了什么,父亲暴跳如雷,在卧室里大喊着:“这事能怪我吗,当初我娶谁是我的自由,這么多年了,还记恨这事有意思吗?我要是石权,就长口志气,为啥还见人家。”父亲的号叫声很快被母亲制止了,两人压低声音吵了很久。

就是在那个夏天,大哥和乌兰托娅结婚了。后来我才知道,我大嫂乌兰托娅是旗供销社的售货员。大哥结婚时,我们家自然不知道,后来我想,他们一定是在遍地黄花的黄花沟举行的婚礼。许多年后我翻看大哥一家的影集,曾经看到过一张他们站在草地上的照片,身边都是黄花,遍地的黄花一直延伸到照片以外的地方。大哥身穿军装,托娅穿着传统的蒙古旗袍,他们冲着黄花笑着。照片是黑白的,我依稀感觉到他们身后金灿灿的亮色。

一年后,大哥和大嫂的儿子石大林出生,是大嫂拍了张石大林的照片夹在信里寄到家里,我们才知道大哥不仅结婚了,连孩子都生了。

母亲接到大嫂的来信,便张罗着要去看大哥,父亲如坐针毡的样子,坐下站起地折腾着。母亲在提包里放好要带的东西,冲父亲喊:“你到底去不去呀,给个准信。”父亲下定最后决心似的说:“我就不去了,你代表我吧。”母亲狠狠瞪了眼父亲,赌着气一个人踏上了去看望大哥的旅途。

母亲是一周后回来的,她的脸色比去时舒展多了,她的身边又多了一只提包,那只提包里装满了黄花菜,黄花离开黄花沟被晒干,就是黄花菜了。那年的冬天,我们家隔三岔五地就要吃黄花菜,每次见到黄花菜我就会想起大哥。母亲还带回来一张照片,是大哥大嫂围在母亲身边的一张合影,母亲站在中间,怀里抱着出生不久的石大林,母亲的表情是幸福的,那张照片一直插在相框里,时不时地就能看到。

有几次我看见父亲扒着柜子探着头去看那张照片,发现我进门,他又佯装用手去抹柜子上面的灰尘。柜子母亲每天都擦拭一遍,比脸还干净,根本用不着他擦。

柴团长两年前已经调到师里当副师长了,一次他到军区开会,特意来看父亲。那天晚上父亲陪着柴副师长喝酒,从两人端起酒杯那一刻开始,柴副师长就一直夸大哥,大哥这些年的经历通过柴副师长的嘴,绘声绘色一桩桩一件件地描述出来。父亲的嘴一直咧着,就没合上过。后来,两人都有点儿喝高了,柴副师长抖着手举着杯子说:“首长,我把石权砸巴出来了,我敢说,他是全军区最年轻最优秀的营长。”父亲也摇晃着站起来,半杯酒洒在汤里,努力着还是把剩下的半杯酒倒进嘴里,然后也大着舌头说:“小柴呀,你砸巴得好,石权就是块石头,不砸巴不成器呀!”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