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关于大哥的故事(5)

2022-09-02 22:13:5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大哥的江湖,得知大哥结婚的消息,是又一个两年后了,他在边防团附近的县城里和一个当地姑娘结婚了。在这之前,我们家所有人都没得到消息。 二 在二哥眼里,大

大哥的江湖

得知大哥结婚的消息,是又一个两年后了,他在边防团附近的县城里和一个当地姑娘结婚了。在这之前,我们家所有人都没得到消息。

在二哥眼里,大哥一直是个人物。

大哥参军走后,二哥就成了落配的凤凰,蔫头耷脑的,没了精神。大哥比二哥年长四岁,二哥上小学时,大哥已经开始读中学了。不论二哥惹什么事都是大哥替他消灾,在二哥眼里大哥是神一样的存在。

大哥那次探亲回来,又轮到二哥参军了。二哥的理想是去找大哥,他也想去边防团,大哥虽然离开家这么久了,二哥仍然深深地依赖着大哥。二哥参军报名时,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父亲不是反对二哥参军,而是不同意他去找大哥。按父親的话说:我不能把俩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虽然大哥破格当上了副连长,还立了一次二等功,但在父亲眼里,大哥依旧不靠谱。三岁看老,这也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最后二哥去了守备区参军,虽然离大哥驻军不太远,但他们却分属两支部队。

母亲说,大哥小的时候也是很喜欢读书的,大哥不知用什么办法弄来了《水浒传》《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等等这类书。有些书已经没有封面了,开篇故事已经从第二回讲起来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大哥的兴趣。书没日没夜地看,看了不知多少遍后,后来被人们称为三年最难的那几年到了。在著名的1960年,大哥已经十一岁了,正上小学五年级,个子已经长得很高了。大哥已经好久没有吃饱饭了,因为挨饿,头就显得很大,脖子细得似乎挺不起他的脑袋。坐在角落里读书,读一会儿便打盹儿,挺大个脑袋朝前一冲一冲的,母亲担心大哥只有一层皮连着肉的脑袋会滚落下来。

母亲每每回忆到此时,眼里总是泪汪汪的,然后母亲抹着眼泪说:你大姐上中学,二姐也刚上小学,二哥又刚出生,家里孩子多,有点儿细粮都给你父亲吃了。父亲那会儿还带兵,经常搞演习,每天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不吃饱怎么行。二姐也跟我说过,母亲生二姐时没奶,一些米面都让二哥吃了,我们家的细粮被母亲精工细作,化成了汤汤水水倒进了二哥的肚子里。营养不够,数来凑。二哥的肚子就被汤汤水水撑得很大,我记事起对二哥的肚子还有印象,就像透明的半个西瓜皮。被同伴送了外号:大肚蝈蝈。因为肚子大,经常横着走路,动作笨拙迟滞,经常被人欺负,大哥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彰显。

不说二哥,还是说大哥。大哥那几本心心念念的书,在他饿得最难受时,被他换成了玉米面饼子,一本书一个饼子。不仅大哥的书被换成了吃食,还有许多大哥心爱的玩具,比如,柴团长当年来我家时——那会儿的柴团长刚到部队不久,还是名连长,送给大哥一把火药枪,还有一把军刺,这都是正经玩意儿,从那以后,这些玩具都成了大哥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挺过三年困难时期后,大哥手里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一只硕大的脑袋仍倔强地挺在脖子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