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化散文:建筑女工的故事

2022-09-02 22:09:5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亲爱的“泥水妹”,我们应记着,广厦万千不会自个儿长出来,我们能安居乐业是有人在默默成全。 ——题记 序 我的出生地三水,别称淼城,是佛山市下属一个区。我于2007年进入了区建筑

亲爱的“泥水妹”

 

我们应记着,广厦万千不会自个儿长出来,我们能安居乐业是有人在默默成全。

——题记

我的出生地三水,别称淼城,是佛山市下属一个区。我于2007年进入了区建筑业协会,主要负责建筑工人技能培训和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检查,也因此能经常接触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十三年间,淼城也因其地理优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已颇具都市气质。建筑业的突然发展,势必引起建筑工地用工荒,近年建筑工人工资上涨厉害,因此吸引了不少女性放下了相对“体面”的厂工,成为建筑工人。建筑工人,在本地俗称为“三行佬”,“佬”在粤语中是男人的统称。传统上,建筑工是属于男人的工作,女人在建筑工地上,基本只有杂工。但据我十三年来的观察,建筑女工在建筑工地上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基本上,建筑工地的特殊工种都有女工的存在。为此,我用了近四年时间,对淼城一个特大项目的建筑女工进行了跟踪了解,得出以下的文字。由于建筑是比较敏感的行业,文字也涉及某些企业或个人的隐私,因此,文中涉及的单位、项目及个人名称均用了化名,其他则遵从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此文,致所有堅挺地活在建筑工地上的姐妹们。

一、拿砖刀的蒋玉成

她叫蒋玉成,外号“炮火玉”,身材高大,穿着工地反光背心时,显得特健壮。她是保利项目上的砌筑工。一栋楼的楼层主体架构浇筑出来后,这层楼就成了蒋玉成和她的工友们的主场。蒋玉成要和她的工友们在这层楼层上,按设计图纸把整层楼依照主承梁的格局,再分割成一格一格,格分大小,经由蒋玉成他们将轻质砖砌起来,再配以门窗,便成了一个个功能各异的空间,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热衷的房子,或被蒋玉成他们砌成了一个客厅或一间房间又或者一格厨房——混凝土、钢筋、砂浆、轻质砖及水泥预制件组合成的合成品。

在工地上,砌筑工一般是男人的工种,女人天生对水平线、对垂直度不敏感,尽管现代砌筑已用红外线替代了墨斗和墨线,轻质砖替代了窑烧红砖,门框与窗框都是预制件,但找平仍是女人很难翻过去的坎儿。我便是特例,我是拿着尺子也画不了一条直线的。除了找平是坎儿,重量也是坎儿。现在工地用的都是轻质砖,轻质砖一般规格是30×60×8(cm),重量大概是十公斤左右,很少女人能轻易地把十公斤的大砖块甩上比自个儿高的墙体上,更别说在墙体上弯腰下来抓。

蒋玉成是个例外,她麻利地将木模顺着红外线固定好,然后腰一弯,手一张,手就牢牢地抓着一块轻质砖往上一提,砖便方方正正地码在木模里。我认为蒋玉成是借了身材的优势,才成就这一身强蛮力气的。通常能憋出这么一股气力的女人,性格也是粗粝的,蒋玉成也不例外。在工地里,蒋玉成出名于她的骂功,一旦劳作起来,她的嘴巴便停歇不了,从她嘴里喷出来的,都是经典绝伦的悍骂,工地上的人和物,都被她“×”遍了,也弄不清她的怒火从何而来,总之,只要是上工干活儿,她便骂声不断,骂天气、骂活儿重、骂砖块、骂砂浆、骂开发商、骂工头、骂儿女、骂老公……因此,在蒋玉成工作的楼层里,经常会有笑声轰然传出。蒋玉成最爱骂的人,当然是她的老公汪广发,骂其他人要招打架的,蒋玉成虽然壮,但也熬不住揍,被揍多了,骂别人的声音自然便弱了下去。蒋玉成粗粝下面藏着精乖,汪广发也会和她干架,但他个头儿比她小,力气也没有她大,骂狠了也吃不了什么亏,即使把汪广发揍狠了,往往下班回宿舍后,钻板床上协调一下,便又啥事没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