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建筑女工的故事(32)
亲爱的“泥水妹”
“你去过乔艾艾家了吗?见过她的丈夫了吗?知道她老公姓什么叫什么吗?”
何华摇摇头:“厄,厄哪能去撒?您说是莫?蔡姐。但厄知道她老公姓邬,重度尘肺了,恐怕熬莫得好久了嘞!”
嗯,对的,他哪能去呢?他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又或者,他根本就没想过去,本来就是一场鱼水游戏,涉入太深,就不符合游戏规则了。我心里冷笑一下,乔艾艾啊乔艾艾,何华根本就没把你当头蒜,你还真以为自己能炒出一盆大菜来?
就是一出混账事,实在无兴致干涉,我甚至有点儿后悔那天故意留下来看何华的好戏了。
本以为,不理会,事情就过去了,就当乔艾艾是个失败的跟踪对象,写她,似乎偏离了大众对建筑女工的习惯认知,说不定会招来谩骂,这样的一身臊,我真不想惹。
不想理会,可事情自找上门。
这是今年春节前最后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参加检查的专家都在区住建一楼集中,我正在给专家们签到和发放安全帽,忽然听见看守大门的保安大姐跟什么人在吵闹,平常这个保安大姐跟我关系不错,听她叫得很大声很着急,我害怕她出什么意外,便跟几个专家冲了出去。
五六个戴着破旧的蓝色安全帽、身材高大的农民工围着保安大姐,大姐拼命地喊:“你们不能上去的,都在正常办公,你们先到那边坐一会儿,我马上给领导汇报,很快有领导下来给你们处理的了。”
有个细小的声音说:“厄们莫是想闹事,大姐,厄们都是老老实实地卖力气干活儿的农民工,厄们实在是莫得办法了,才过来你们这里滴!”
声音有点儿熟悉,一时却想不起来,我走近一看,原来在五六个身材高大的民工里面,还围着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工,她也戴着蓝色的安全帽,帽子上还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石灰。虽然她是背对着我,身材也被粗厚的灰扑扑的工作服掩盖着,但我仍能一眼看出是乔艾艾。我的心咯噔一下,脑海里第一时间闪过的念头是:以她与何华的关系,没可能追不到工程款的,这女人又在作了。这样想着,我便放慢了脚步,甚至还想赶快离开,这种胡搅蛮缠的女人,还是远离的好。
可我躲不了,乔艾艾已经发现我了,她尖叫一声:“是你,就是你,蔡姐、蔡专家,救命撒!”
我的心像被尖锐的锉刀划过,冰凉刺痛的,该叫救命的是我啊!越是想躲,越是躲不过。已不容许我假装听不到了,乔艾艾拨开几个民工,几步冲上来,拉着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喊:“蔡姐,您认得厄的,是莫是?厄是昊天城工地的抹灰工乔艾艾,厄们见过两回滴,对莫对?蔡姐,厄的好大姐,原来您是在这里上班滴,那就好了嘞,厄可算是找到了熟人了嘞!蔡姐,这回,您无论如何都要帮厄,帮帮厄们这些弱势群体撒!厄们辛辛苦苦在工地上干了一年,就只靠这年底项目给结算工程款回老家过年滴,可现在离过年莫剩下好多天了撒,可厄们的工钱却是看莫到影子滴!厄们是叫天天莫应,叫地地莫灵滴!您说,厄们咋活撒!”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