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建筑女工的故事(8)
亲爱的“泥水妹”
可我看佟四嫂的气色,却是越来越好,通宵班对她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佟四嫂笑眯眯地捧了盘小龙虾出来,我看她眼睛里闪着光,脸色红润,跟小龙虾一样鲜亮。这就是我们工地女人了,无论生活多难,命运多苦,工作多累,都压不住她们勃勃的生命力。
佟四嫂放下小龙虾,又要去拿冰镇啤酒,我拉着她说:“别忙,我一会儿还有事,酒就不喝啦!”
佟四嫂笑着说:“莫喝点儿酒,蒋玉成是莫会跟你掏心窝滴。”
知我者,四嫂也!敢情我上午和蒋玉成冲突的事情,都传到佟四嫂这里来了,佟四嫂说,中午那班砌筑工过来吃饭时,不知因为什么事,好像是汪广发做了些什么事情,被二道杆他们曝了出来,“火炮玉”又跟汪广发在饭堂里干了一架,把饭堂里的菜盆都砸凹了。佟四嫂说:“‘火炮玉夫妻俩这两天都白干了,赔完砖钱还要赔菜盆钱,听说何华还要处分他们。”
我这几年常在昊天城工地转悠,却很少注意到蒋玉成,按理说,像她这样“突出”的人物,我不应该忽略才对的。佟四嫂和成三姝笑着说:“汪广财的砌筑班,一直都在淼城揽活儿的,但蒋玉成夫妻,却总是安不下心,喜欢走南闯北,前几年跟别人到赞比亚去了,可待不了几年,就撑不下去了,半年前又回国来了。”
原来还劳务输出过的,怪不得上午听他们夫妻吵架时,蒋玉成说跟汪广发海里海外地瞎跑。
佟四嫂见我对蒋玉成的兴趣高涨起来,笑着揉揉我的辫子,说:“莫急,厄的大作家,‘火炮玉今晚下九点班,她九点十五分准过来。”
闲聊了一会儿,第一批下晚班的建筑工人果然下班过来了,夜宵一般都是炒粉、青菜和粥,当然还有炒辣子鸡、石螺和小龙虾,佟四嫂心情好时,还会弄点儿椒盐鸭下巴和炸鸡块。反正工人也不挑,夜宵就是为了填肚子的,能不饿,睡个饱满的、满足的觉,就心满意足了。
蒋玉成果然出现在工人堆里,因为身材高大,在人群里特扎眼,我一眼便认出二道杆和她了,他们似乎有什么不对头,骂骂咧咧的。蒋玉成还是那样急哄哄的,两手扳开人群,呼啦啦地往饭堂窗口挤过去,二道杆似乎很不服气她,专门快走两步挡在了她的面前,把她急得呱呱大叫,拳头举得老高的,我真害怕她又拿什么砸人,再砸去一天的工资就不太好了呀!还好,她没砸二道杆,手配合着咆哮挥动了一会儿,又奇迹般的收了下来,然后,回头看向我。佟四嫂告诉她,我要请她吃小龙虾。
蒋玉成“噌噌噌”地走到我面前,圆眼怒瞪着我,我似乎又感觉到了她鼻子喷出来的热气。我笑着站起来,给她拉开椅子,踮起脚来,把她的肩往下按,她顺从地坐了下来,开口就问:“搞啥子事撒?”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