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鉴赏:对土尔扈特部落乡亲们的缅怀(3)
父亲乌兰夫与中国航天事业的
不久,这支共产党领导的蒙古族抗日武装,被国民政府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师。时任新3师中共地下党委书记、新3师政训处主任的父亲乌兰夫,与中共地下党员、新3师师长白海峰审时度势,把部队拉到了与额济纳大漠遥相毗邻的鄂尔多斯高原伊克昭盟的察克图地区。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亲自召见乌兰夫和白海峰。毛泽东仔细听取了两位蒙古族抗日英雄在鄂尔多斯的莽莽高原和额济纳旗的浩瀚大漠里,指挥着新3师纵横千里,奋马扬戈,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打击日寇和蒙奸的连台大戏。毛泽东拍手称快,问道:“你们为什么把部队拉到了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驻守?”父亲乌兰夫看了看白海峰,答道:“国民党二战区指令我们驻守在河套地区,为傅作义的老家看家护院。我们新3师却顶在了伊克昭盟地区。一方面,我们可以坚决顿挫日寇继续西进的企图;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顶在鄂尔多斯,就从侧翼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战略安全,不让党中央、毛主席有北顾之忧!”毛泽东默默地看着父亲乌兰夫和白海峰,缓缓地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好啊,你们有如此之强的大局感,了不起!了不起!”在三座门军委会议的最后时刻,父亲乌兰夫再一次彰显了他骨子里的那个与生俱来的“大局感”。父亲起身表态:“彭副主席,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内蒙古700万各族人民,坚决拥护和支持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在我们内蒙古额济纳地区建设导弹靶场的战略决策。我这就回去布置任务,尽快展开先期准备!”
三
父亲回忆说,在三座门会议上,当中央军委确定把额济纳旗作为建设导弹靶场的首选目标后,他就开始琢磨了,他要首先面对和解决哪些无法绕过的矛盾,以确保这项任务的顺利实施?父亲思来想去,觉得有三个问题需要动动脑筋。首先是人的问题。额济纳旗有5000多名蒙古族牧民,但是,这5000多牧民却是蒙古民族中一个有着极为特殊历史背景的群体——土尔扈特部落。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已经在欧洲平原东南部伏尔加河流域建国并生存了140年的土尔扈特汗国,因不堪刚刚崛起的沙俄帝国的毁灭性碾压,首领渥巴锡汗率领近20万部众,向着自己曾经的故土蒙古高原,开始了万里东归的悲壮之旅。一路上,土尔扈特人与哥萨克追兵浴血拼杀,进入大清帝国的版图新疆之后,仅剩下了3万余众。清廷得悉,乾隆皇帝亲自组织对东归英雄进行了接纳和安抚。其中,一部土尔扈特人被御赐在额济纳青山头一带“永世安置”,迄今已经将近200年了。就是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额济纳旗的归属几经变更,也没有人敢动让土尔扈特部落搬迁的念头。这里,早就成为土尔扈特人祖祖辈辈的生存之根,繁衍之地。其次是地的问题,额济纳旗总面积是11.46万平方公里,浩瀚的戈壁大漠之中,上苍却在青山头一带赐给了土尔扈特人6万多平方公里丰美的草场。青山头,蒙古语宝日乌拉。每年的夏秋之际,宝日乌拉草原一派“鸿雁嗷嗷急归程,天鹅翩翩白云间。笈笈芦苇人望迷,红柳胡杨阔无边”的景象。千余户人家却坐拥了近20万头羊肥牛壮的不菲家财,为50年代在新中国北部大漠深处的土尔扈特人的边地生活,增添了外人不太了解也无法企及的幸福指数。而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导弹靶场的战略定位,恰恰就是选在了这片最好的草场。再次,青山头亦是额济纳旗旗府所在之地。不仅牧民要悉数迁移,政府部门更要率先垂范,全部搬家。摊子如此之大,牵动如此之多,要求如此之急。找谁来说服这些曾经万里东归,已经在这里定居了将近200年的土尔扈特部落的牧民举家搬迁,并且还要波澜不惊地把这件事情办好?父亲乌兰夫后来回忆说,他还没走出三座门会议室,即想到了一个新交不长时间的好朋友,也是他现在的部下,巴彦淖尔市阿拉善旗旗长——塔旺嘉布。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