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汉家女之死(4)
汉家女
星儿爸,下边的话你一个人听,让星儿出去。(停顿)星儿爸,你说心里话,想我不?你要是不想我你可是坏了良心!我可是想你!除了刚来那几天和打仗紧张时不想你,剩下的日子哪个夜里都想,每个月的下旬想得特别厉害。告诉你,不知道是因为这里气候的关系,还是因为我护理伤员太累了,反正这两三个月的例假总是往后推,已经推到下旬了,而且量少了,有時候颜色也不大对劲儿。不过,你不要挂心,我会吃药的。我守着医院,没事的。你最近的身体咋样?胃病犯了没有?记着少吃辣椒,少吸烟,书也少看点儿,把身体养好!彩电买了没有?告诉你,我们这里吃饭不要钱,我的工资基本上都攒着,回去时差不多够买个电冰箱。×***,咱们以后也洋气洋气,过几天排场日子。
你现在就开始为我在宛城联系工作单位。我想部队一撤回去就转业,咱不要那一级了。我这会儿想开了,人家好多人的命都留到这里了,咱还去要啥级别?×***,亏就亏一点儿,只要咱一家人在一起就行了。最后还有一件事,我原想不说的,想想还是说给你。就是你现在宛城宿舍的隔壁,那家的女人好像不地道,俩眼总在往你身上瞅。她男的在外地工作,你记着要少跟她说话,晚上不要去她家串门。我再说一遍,你要是胆敢跟哪个女人胡来,老子回去非拿刀杀了你们不可!你要把我这话记到心里……
仗,接二连三地打,医院也就紧紧张张地忙。家女身为护士长,自然忙得更厉害。看着那些血肉模糊的伤员,她常常流着泪给他们洗脚、擦身、喂饭、端大小便。有些伤员一点儿不能动,牙都不能刷,嘴老觉着没味。她就用棉球蘸了盐水,一颗牙一颗牙地给他们擦。累极了,她就倚墙坐在地上,垂了头睡。室内的伤员见状,便都涌出了泪,哽咽着喊一声:“护士长,地下湿,快回去睡!”她吃力地睁开眼,笑笑,挣起身,晃晃地又去忙。听说医院要评功,十几个拄拐的伤员,就撞进院长的屋里叫:“不给汉护士长记功,我们反了!”
一个报社记者听说她精心护理伤员的事迹,以为可抓住一个大典型,便兴冲冲地找她采访:“护士长,你先谈谈来前线有些什么感想?”她默思片刻,极郑重地答:“这地方拾柴可真方便!”记者有些发呆:“什么拾柴?”“你看,这满山的树和草,都能当柴烧锅。可在俺河南老家,拾一筐柴真不容易。俺小时候常拾不满筐,总挨娘的打。要是这儿离俺老家近,俺真想在这里拾两车柴!”
危重伤员转走后,家女好不容易得个空闲,便到附近镇上买东西。才进大街,忽听邮局门口有人在哭。原来,一个战士的妈妈从后方给他寄来五斤熟花生米,包裹单早收到了,来邮局领几次都回说没有。今日那战士无意中发现,邮局女职工的孩子拎着玩儿的一个布袋,正是妈妈寄花生米的包裹袋。于是那战士就来论理,委屈地蹲在那里抽泣。家女一听,这还了得!三下两下拨开众人,冲着那女职工就骂开了:“好你个没脸的东西!人家在前边打仗,老妈妈几千里寄点儿花生米,你还把它吃下去,你还有没有良心?你不怕吃下去烂了肠子烂了肺?不怕再不会生孩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