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经典散文:汉家女的命运

2022-09-02 21:46:4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汉家女身上的烟火气,读完周大新先生短篇小说《汉家女》,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有烟火气,这种烟火气是从土堆砌起的房子上升起的,带着泥土的味道,映衬着矮矮的土墙和门楼,还有矮墙上长

汉家女身上的烟火气

读完周大新先生短篇小说《汉家女》,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有烟火气,这种烟火气是从土堆砌起的房子上升起的,带着泥土的味道,映衬着矮矮的土墙和门楼,还有矮墙上长着的几棵青草,一切是那么真实,而富有诗意。汉家女想当兵,她当兵的方法是“无赖式的”,也可以说是带着泥土味的,要么带我走,要么吃我一刀。

如果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对这个细节不会有太多感触,因为干农活不仅仅是风吹日晒,还有无穷无尽的枯燥和劳累,当然,吃黑馍也是一个理由。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当兵无疑是跳出农门的最好选择。没有胆量和魄力,如此不寻常的操作,一般人是干不出来的。

汉家女当兵这个细节作者在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的是“突破”,意识的突破,认知的突破,自然也是生活和命运的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改变,只有当上兵,汉家女才能割断命运的绳索,从而掌握自己的生活。这个突破是意味深长的,也是峰回路转的,又是自我觉醒的。

作者用逻辑的方式结构化地讲述了发生在汉家女身上的故事,又利用结构化的思维使得这个细节具有了真实性,使读者愿意接受这样的情节设计。汉家女成功当上了兵,自然,她是一个好兵,不管干多累的活儿,总是比锄地要强。汉家女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生活道路,她是出众的。寻常的题材,寻常的语言,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小说开头作者就打出了重拳,用这么个“无赖式”方法参军,使得读者不把故事看完,心里就感觉痒痒的,甚至,迫切想知道汉家女这个人物的命运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不得不说,小说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成功了,吸引人去阅读,又不弯不绕,不烧太多的脑细胞。人物关系更是简单明了,可以说是一条路直达终点站。

汉家女到部队以后,用三年的时间,成为一名护士,是青春的成长,也是她自己的蜕变,总之,汉家女从里到外,有了改变。尽管作者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描写她多漂亮,此时的汉家女是引人注意的。作为一个女孩,汉家女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对象,她和谁处对象,嫁给谁,又成了读者期待的内容。还是没有太多的渲染,汉家女和招自己进部队的宗立山处对象了,这是在预料之中,也是在预料之外。

或许,当初宗立山对这个特立独行的姑娘就有好感了,并非担心自己的名声什么的,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一位乡村女孩就这样被副连长宗立山收下了,一个副连长同样也被乡村姑娘收下了。

面对转业到地方工作,背负处分不调级,汉家女听闻一样去吵去闹。但吵闹并没有解决问题,这个不调级处分对汉家女来说着实让她慌了手脚。汉家女为何受到处分,这个细节和上面的参军细节遥相呼应。参军汉家女用了一步险棋,为帮助七连长妻子生下第三胎,汉家女大包大揽,以为应付检查完就没有事,事情却因此而起。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