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汉家女的命运(2)
汉家女身上的烟火气
处分来得有些太容易!那是一个早饭后,她在屋里打毛裤,听到隔壁七连长的妻子在哭,于是忙赶过去。一问才明白:有两个女儿的七连长的妻子,还想再要一个儿子,就偷偷地怀了孕。风声走漏到团里,团里今天要派计划生育干事来“看看”她,怀了已经三个半月,一看自然要露马脚。女的于是就怕,就急,就哭。哭她的命苦,哭她家在农村,没男孩儿就没劳力。不一会儿就把家女诉得心有些软,哭得心有些酸。于是,家女便把手一挥:“没事!这个干事刚从师里调来,不认识你,也不认识我。你去我家坐着,我来应付他!”
她在蜜月里穿的是便衣,就那么往七连长家一坐。待那干事来时,她便迎上去,开口就说:“你是不是怀疑俺怀了孕来检查?你看俺像不像怀孕的?!”边说边拍着下腹,一只手还装着去解衣服。那干事见状,慌慌地摆手:“没怀就算,没怀就算!”急急地退出屋去。这事儿自然很快就露了馅儿,第三天她就得了个行政警告……
汉家女这次天马行空的做法没有成功,还背负了一个即便转业都要受到牵连的处分。使上面参军细节和这个细节,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路不通,绕道而行,为了洗刷自己身上的处分,汉家女决定让丈夫先行一步,自己把“级”挣到手再转业。汉家女身上的烟火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你无需像看小说一样看待这个人物,她就是自己的一个亲戚,或者是邻家的姐姐。汉家女没有高大的形象,她就是人群中的一个背影,这个背影的中心思想就是丈夫和孩子。
就在汉家女纠结转业问题的时候,部队接到“全师去滇南参战”的任务。同样,带着一身烟火气的汉家女,牵着孩子的手,准备向领导要求留守。然而,火烧眉毛,哪里还有“要求”的余地。这次汉家女表现出了“认命”,该咱轮上就去!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漢家女成长了,她双脚已经从泥土里拔出,站在一个时代的阳光下,成长为一个时代的形象。尽管她身上还有“小家”的中心思想,但“大家”思想已经超越了小家。
按照汉家女的性格和她的处事方式,只要她想做的,拐弯抹角也要做成,但这一次汉家女没有“无赖”,没有“天马行空”,而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从吃黑馍到吃白馍转变,汉家女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时代一个交代。没有太多的教条主义,人物的心理也显而易见。
到阵地后,看到那么多伤员,汉家女身上的泥土气又上来了。她骂,骂这场战争,骂可骂之人。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可骂的。这种骂是从心底发出的,是痛惜生命的,好好的人缺胳膊少腿,这些寻常的战争场面骇到了汉家女。锄地不可怕,吃黑馍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好端端的人,突然就没有了,就缺胳膊少腿了。作为一个母亲,汉家女有责任和义务大骂一场。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