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有脑子是件好事(2)

2022-09-02 21:32:0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我的大脑谁做主,2014年第一季度,江苏卫视重磅推出了一档大型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独辟蹊径地致力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舞台异彩纷呈,竞技场

我的大脑谁做主

2014年第一季度,江苏卫视重磅推出了一档大型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独辟蹊径地致力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舞台异彩纷呈,竞技场充满一个又一个悬念,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在个性、另类、超强的脑力竞技面前,大脑被深度开发,一位位优秀的选手被冠以“魔方狂人”“数独女孩”“指纹神探”“密码终结者”等美誉,闪耀于舞台。我在他们面前黯然失色。当然,他们不过是万里挑一,芸芸众生更多的是像我这样在屏幕前观看的普通人吧。

意外是小概率事件,我们总以为它离我们很遥远,但意外常常不期而至。我过去经常引用日本经典动画《萤火虫之墓》里的一句台词:“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用这句话来劝诫别人。但是哪天,当一场意外真的先于明天来到我身边,我只能拿它一次次劝诫自己,希望坦然以待。

那天,我的丈夫意外从二楼摔下,导致左侧额叶脑出血,不得不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手术。那一刻,我签字的手有如千斤重,医生把手术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一一罗列,一个比一个触目惊心。最亲近人的生命、健康此刻完完全全地交付给了另外一个人,而我只能守候。50年的人生阅历、智慧在这扇厚厚的手术室外,没有任何作用,我的大脑自动清空。漫长的三个小时,我犹如困兽,坐立不安,四周的任何一点儿动静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打扰,最后不得不靠着吃面包来打发漫长的时光,尽管一天水米未进,我却丝毫没感觉到面包的香甜,只是机械地咀嚼。我第一次发现,人类的大脑如此脆弱。

丈夫从ICU出来后,住进了神经外科病房,进行术后康复。病房里来来往往各种病人,他们都和脑部疾病有关,脑血管疾病的人占了大多数。

这些病人大多只能吃流食。医院的配餐室成了陪床家属聚集的地方。看到这些与自己同样遭受巨大压力的人,多少缓解了我的焦虑。同病相怜,怜的不过是自己罢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神经外科35个床位,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一个病人出院,换了床罩,接着另一个病人便住进这张病床。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困境,这困境自动传递给他的家人,不是层级减少,而是成倍扩大。我在配餐间常常与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相遇,他长相平凡,戴着一副眼镜,有点儿书卷气,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他满头的白发和郁郁的面容,这增加了我对他的关注。他的儿子很优秀,考上了一所985高校,在上大学二年级时,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摔伤了大脑,第一次治好了脑外伤,以往的阳光不再,出院后回到学校,当众犯病,留下了癫痫的后遗症,只能第二次回到医院。生活刚在儿子面前展开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场意外,上帝将这幅画卷了起来,也让他连承受欢乐的能力似乎都丧失了。他说:“我以前从不信命,现在我信了。”这句话击中了我的心脏,钝钝的痛。陷入苦难无法自拔的人,只能以这句话安慰自己或者掩盖脆弱。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