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爷爷与桃树的故事
葬树
我上初中的時候,将亲戚家里的一本《红楼梦》“借”回家了,抽空偷着看。知道了书中“黛玉葬花”的故事。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一个两手老茧,五大三粗,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他小学都没毕业,没有读过《红楼梦》,有一天居然还有“黛玉葬花”一样的闲情。不过不是葬花,而是葬树。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我那时周末空闲,会常回老家看看。回家了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不让我们做。父亲会像我小时候一样,把我叫去做伴。这次,他是去砍一棵桃树。这棵桃树老了,树干上全是树油,皮肤皴裂,疮痂斑斓,丫巴丛生,枝叶苍老,连续好多年没有结果了。不挂果的桃树,鸟儿都开始嫌弃,不来偷食了。
父亲先在树底下站了好久,然后抬头呆看着桃树,绕着桃树转了一圈。突然闭上眼睛,拿起弯刀朝树根砍了下去,“咚咚咚”地,一直砍了几十下才睁开眼睛。见父亲额头冒汗,全身湿透,我也想要去砍几下,可是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自己拿起弯刀又一鼓作气地砍起来。桃树訇然倒地,那枝丫着地时,还有“嘎嘎”的爆响,像是过年时那种贴地炸响的鞭炮。想不到的是,父亲丢下弯刀,一脸的迷惘,仿佛丢了魂,坐在地上发呆。我被吓到了,忙过去拉他的袖子,父亲半天才回过神来,嘴里喃喃自语:“倒了,终于倒了,终于倒了……”倒的好像不是桃树,像是房梁断了,大山塌了。
父亲默默地把树根挖起来,把桃树枝干锯成一段一段的,把树枝也折成一段一段的。我以为会像往常那样捆绑起来,然后挑回家晒干作柴烧。可是,这次没有,而是叫我用锄头,在树根拔起的地方,再挖了一个大坑,把这些树根、树干、树枝堆在里面,然后覆盖上泥土。
我十分不理解父亲的行为,要知道,只有烧木炭,才会把树埋在地里,现在谁还会烧木炭呢?
“这是要葬树吗?”
“是的,我要葬树!”
“为什么呢?”
“哎,说起来,故事就长了,这棵桃树不是一般的树,有你爷爷的血汗和泪水呢!”
父亲不善言辞,但讲起了关于这棵桃树曾经惊心动魄的故事。
爷爷租种了地主家的地,在田埂旁边,发现了这棵桃树,是一株很小的幼苗,只有一根筷子那么高,爷爷精心护养,给庄稼施肥时,也顺带给它点一点儿,并且松土、锄草、浇水。桃树慢慢地就长大了,开花了,结果了。有一回爷爷正要摘几颗桃子来吃,却被地主发现了,把爷爷暴打了一顿,爷爷从此驼背了,拐杖伴着他的余生。
地主说,这桃树长在他家的田地里,就是他家的,没有经过他的允许,谁也不允许摘桃子吃。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