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笔会:那一抹熟悉的邮政绿色(2)
导读:那一抹绿色,我在乡村中学做了16年的教师,代收学校报刊差不多有10年,与我打交道的也一直是那位姓杨的邮递员。有次暑假里,听说他儿子玩水淹死了,我本以为他
那一抹绿色
我在乡村中学做了16年的教师,代收学校报刊差不多有10年,与我打交道的也一直是那位姓杨的邮递员。有次暑假里,听说他儿子玩水淹死了,我本以为他至少要休息好几天的,没想到他第三天一早就送报纸来了。他说:“大家都在盼着亲人的信息啊,不能在我这儿耽误了。”为此,我专门写了读者来信,在报纸上表扬了他。
2000年前后,是我写作的一个旺盛期,几乎每周都有短文在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发表,样刊啊、稿费啊、领奖通知、笔会邀请等几乎天天有。有时将稿费单积累了一个月,再由邮递员小杨代取回来。小杨有时候便开玩笑说:“我都快成为你私人秘书了!”我离开乡村进城工作之后,杨师傅还留在乡村工作,我的信件在一两年内还是会寄到学校,一般他都会主动给我改了新的地址再转投来,我们至今仍保持着联系。
现在,行走在街头巷尾,偶然瞥见那一抹熟悉的邮政绿色,格外的亲切。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