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走进原始森林

2022-09-06 10:12: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箭头松,王跃斌 一 两个人走进原始森林时,天光已是大亮。 徐海收住脚步,回头对刘凤说,我们就在这儿打尖吧?刘凤没有吭声。她朝左挪动两步,背蹭上棵枫桦树,“哧啦”一

箭头松

 

两个人走进原始森林时,天光已是大亮。

徐海收住脚步,回头对刘凤说,我们就在这儿打尖吧?刘凤没有吭声。她朝左挪动两步,背蹭上棵枫桦树,“哧啦”一下坐下去,再扬脸朝徐海笑笑,说我的两条腿都拉不开大栓啦。徐海没有笑,他蹙着眉头,掀开羊皮大氅,解下腰间的羊皮坐垫(俗称护腚皮),弯腰递给刘凤说,垫上它,地凉。刘凤摇摇头,“焱”地抽下左臂的皮套袖,说我有这个。徐海便将坐垫扔到刘凤脚前,再脱下羊皮大氅,甩给刘凤说,把大腿和脚都包上,我划拉些干柴,笼起堆篝火。

徐海生好篝火时,刘凤却不过来烤火。徐海盯着刘凤说,你,怎么不过来烤火?刘凤苦着脸说,我脚,站不起来了。徐海连忙问,有没有感觉?刘凤说,有感觉,像针扎似的。徐海舒缓口气说,有感觉就好,有感觉就没事。他这么说着,三步两步走到刘凤身前,掀掉刘凤盖腿的大氅,连拖带抱,将刘凤拖到篝火前,让刘凤自己烤火,他则选硬木,支三脚架,然后将一个钢盔灌满雪,再吊上三脚架,忙着烧水煮饭。

很快,钢盔里的雪化成了水。水上蹿起了水泡,“咕嘟、咕嘟”响,沸水沿着钢盔边滚动。徐海看雪已化开,便将个犴达罕皮口袋拽到胸前,缓缓解开系口袋嘴的鹿皮绳,再倒提口袋底,将里边的东西噼里啪啦都抖搂到了地上。口袋里装着三个小口袋,一水儿黄帆布的面料。其中两个比较大,鼓鼓囊囊,一个装小米,十斤左右;一个装苞米粒,也是十斤左右。剩下的口袋比较小,瘪着肚子,里边装的是两盒洋火(火柴),一块芥菜疙瘩,一块大烟膏。这些都是留守处主任于光留给他们的。于光看留守部队突围无望,他便命令徐海,朝西北方向突围,带上刘凤,去找西征队伍。他则率队先朝东南打,将敌人吸引过去,掩护他们脱身。

徐海解开米口袋,轻轻叹一口气,眼圈有些湿润,便朝外掏苞米粒。他抓出把米粒,“哗啦”一声撒进钢盔锅;再抓出把苞米粒,再“哗啦”一声撒进锅。就这样,一连抓了五把苞米粒,在抓起第六把时,他犹豫片刻,还是“哗啦”一声扔进了锅。而后,他告诉刘凤,随时朝锅里捧雪,别炖干了锅,他则站起身,去剥榆树皮。身上带的粮少,什么时候能找到队伍又不知道,他不敢奢侈,只能以树皮代替粮食。

刘凤看徐海撤下钢盔锅,她便趿着棉胶鞋,“咯吱、咯吱”踩着雪,从篝火西边绕到东边,蹲到徐海右侧说,这榆树皮粥,真香啊!说罢,她接过树枝筷子,伸进钢盔锅里,从中夹上块榆树皮,举到嘴唇前,“咝啦、咝啦”地吹过几口气,又迫不及待地送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香,香,真香,将来赶走小日本,我见天喝榆树皮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