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走进原始森林(3)

2022-09-06 10:12: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箭头松,刘凤烤干鸭绒口袋后,徐海才搭好了地铺。地铺是两个,一个厚些,一個薄些。刘凤知道那个厚铺是给她搭的。她就要抱出些干柴,回填到徐海铺上。徐海

箭头松

刘凤烤干鸭绒口袋后,徐海才搭好了地铺。地铺是两个,一个厚些,一個薄些。刘凤知道那个厚铺是给她搭的。她就要抱出些干柴,回填到徐海铺上。徐海没有同意。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你是女同志,比男同志怕凉。刘凤嫣然一笑,说,战争还分男女吗?徐海尴尬一笑,说,战争不分,我分。

徐海吸取迷路的教训,从第二天开始,他每走上三里五里,都要选棵红松,刻上个箭头,标好前进的方向。箭头很简单,形同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那边指向西北。如此,他们从这天开始,就再也没有迷路。但跟迷路同样可怕的,是他们的粮食所剩无几。原有的粮食,即使是大半掺树皮,也只够他们维持十来天。更糟糕的是,他们开始跋涉红松原始森林,森林的松树,不管是红松、白松、臭松、樟子松、鱼鳞松,都是针叶树,没有可供他们食用的树皮。

这让刘凤十分担忧。休息时她两眼迷茫地看徐海,问怎么办。徐海眨巴下眼睛,说没树皮,咱们吃肉。刘凤就瞪大眼睛说,吃肉?你白日做梦呢?徐海笑笑,没有回答刘凤。他蹲到地上,打开犴达罕皮口袋,再抓住底部,将口袋里的东西抖搂到了地上。刘凤心有灵犀,说,你还想吃老犴皮啊?徐海面露得意,点点头,然后翘起左脚,踩住口袋底部,再从腿绑里抽出匕首,抬头对刘凤说,去,你去生篝火。

钢盔里的雪水刚刚烧滚,徐海已切出一堆犴皮条。他就挪到篝火旁,朝钢盔里下犴皮条。刘凤也想跟徐海一起下皮条。只是,她刚刚蹲下身体,又站起,“啪”地拍下脑袋说,我咋糊涂了呢,红松树皮也能吃啊!徐海侧脸问刘凤,红松树皮还能吃?没听说过。刘凤说,咋不能吃呢?我小时候,有一年挨饿,妈妈就给我们煮过红松树皮粥。徐海两眼立时熠熠闪光,说,红松树皮怎么吃?刘凤说,先扒掉外边那层老皮,再把里边那层嫩皮浸在凉水里泡,等泡掉些松油子味,就能煮着吃啦。徐海释然一笑,说,那你刚才干啥了?刘凤回答说,谁知道呢,一时就蒙住了。

犴达罕皮炖红松树皮,果然好吃,又有嚼头。两人都很高兴,徐海就怂恿刘凤唱歌。刘凤却跟徐海讲条件,说她唱可以唱,但徐海得给她奖励。徐海立即回答说,好啊,你唱吧,我给你奖励。刘凤便敲钟问响,问徐海奖品是什么。徐海故弄玄虚,说是唱过了自见分晓。刘凤内心高兴,本来就是逗笑,便也不认真追究奖品。她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而后動情地唱起了《上山找抗联》:渡过千条河,爬过万重山,受尽风霜苦,上山找抗联。打跑小东洋,百姓见青天。打跑小东洋,百姓见青天……

刘凤唱过《上山找抗联》,笑眯眯地盯着徐海,伸出一只手,去要奖品。徐海则举起根犴达罕皮条,虚张声势地说,奖你根皮项链,怎么样?刘凤故意瞪大眼睛说,这算哪份奖品啊?徐海却打囫囵语,说你不想戴,就是吃也行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