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走进原始森林(7)

2022-09-06 10:12: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箭头松,刘凤拖着徐海,走走歇歇,大约走了三里多路,歇到第四歇时,她收住脚步,回头问徐海,我听到一种声音,你听没听到?徐海答道,我没听到有什么声音

箭头松

刘凤拖着徐海,走走歇歇,大约走了三里多路,歇到第四歇时,她收住脚步,回头问徐海,我听到一种声音,你听没听到?徐海答道,我没听到有什么声音。刘凤掀起皮帽耳朵,屏住呼吸,再倾听片刻,仍然坚持说,真的有种声音,你听不见吗?徐海说,可能是风声吧?刘凤摇摇头说,肯定不是风声,好像是敲打什么的声音。徐海再细听片刻,也觉得有种敲打声,隐隐约约,便扬起声音,对刘凤说,走,朝着声音的方向走,那里应该有人。刘凤说,要是碰到小日本,咋办?徐海说,不会的,日本人不会待在深山老林,最有可能,是有人听到枪声,在向咱们发出信号。刘凤顿时眉开眼笑,说这回咱们可遇到了救星。刘凤这么说过,身上力气陡长,脚下的步伐也加大了一些。

这让徐海很是难受,五脏六腑跟爬犁一起颠簸。但他还不想将这种痛苦告诉给刘凤,就忍着剧痛,任由刘凤率性而行。他清楚自己伤在内脏,已经不可救药。如此,他只希望刘凤能走快些,能活下去。刘凤太年轻了,只有十七岁,而且,她身上还担负着任务,必须向师部汇报情况。徐海这么想时,刘凤也在想。但刘凤想的,跟徐海背道而驰。刘凤想徐海能够活下去,相信自己能拉着徐海,走到西大荒。这种信念驱使她奋力前行,很快便将爬犁拖下了山坡。

山坡下是一道大草塘。草塘上积雪茫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铺铺排排,由东北方泻向西南,像条波浪宽阔的大河,又被另一条大河阻断。这是条真正的大河。河面上也是茫茫白雪,由东向西流去,北岸卧着间草房。草房半腰以下都埋在雪里,像圈巨大的蘑菇。草房顶上有缕白烟,垂直而上,像棵没有树冠的白桦树。

刘凤将目光从草房那边移过来,落到徐海脸上说,徐科长,草塘那边有个窝棚,屋里还有人烧火呢。徐海激动着声音说,走,拉着我——走。刘凤却愁着面孔说,草塘里的雪都没过了腰,我没法拉你啊。徐海扬起脸来,毫不犹豫地说,开枪,给窝棚里的人发信号。

刘凤点点头,回身翻开盖在徐海身上的大氅,从里边取出三八枪,再抖落掉手闷子,将枪柄抵住肩膀,打开保险,张开嘴巴,就朝窝棚那边开了一枪。枪声穿越草塘,拖着长长的尾音,冲撞着那间草房。

枪声散过之后,窝棚里并没有人出来接应他们。刘凤耷拉下脑袋说,八成,窝棚里没人。徐海说,只要房顶冒烟,就说明屋里有人,或许是屋里的人怕我们,不敢出屋。不行,你就撂下我,自己先过去找人。

刘凤听徐海这么说,也觉得是个好办法。她就扔下肩上的绑腿,拔脚朝草塘里走。只是,她刚走两步,又手指窝棚方向,惊惊诧诧地说,徐科长,窝棚里,好像……爬出来个人。徐海说喊话,你快喊话,让他过来接应咱们。刘凤沮丧着面孔说,我是说,那人是爬着出来的啊。徐海如梦方醒,又说,喊话,你喊话问他是干什么的,能不能过来接应咱们。刘凤点点头,当即立起大手闷子,在唇前拱出个喇叭,喊,你是谁啊,能过来帮我们吗?那边的人马上回话,说我站不起来啊,你自己过来吧。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