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从此,她失去了那个家(13)
设色宣纸
杜明奶奶那年一百岁,耳不聋,眼不花,总是拄着龙头拐杖在村里遛弯,遇到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就拐杖捣在地上骂。她拉了段老三的手,说:“老三啊,你起下了那个誓,就得好好守着。听见外头的炸雷了吗?一定要好好守着啊!”
杜明奶奶的警告起了作用,之后有一段时间,王兰英似乎消停了不少。但也就那么一段时间,过后,只要段小秋在家,王兰英就骂段老三,骂他不是人,欺负他们母子;骂家里大大小小都是讨债鬼,都在啃她的骨头吃她的肉。王兰英骂的时候,段小秋在屋子里咬着笔杆,“咔嚓”一声,手里的笔杆碎了。她收拾好书包,回学校去了。
王兰英没法阻拦段小秋上学,但她有的是办法整治她——每次学校的大小考试,王兰英好像都了如指掌,临考那几天她总有办法让家里鸡犬不宁。段小秋却不屈服,即便空腹上考场,成绩照样好得让王兰英绝望。有一次考试结束后,段小秋晕倒在考场,把监考老师吓得不行,急忙送进卫生所,医生说是低血糖,饿的。这让邻居们在背后把王兰英骂了很久。王兰英恨得咬牙切齿,可段小秋像故意要和她作对一样茁壮成长,而且,段小秋越长越好看,轻轻松松长成了一枝花,反衬着王兰英的丑。
在段小冬初中二年级辍学的那年,段小秋考上了本市一所师范学院。从大学第一个学期开始,段小秋就做起了家教,从此再没花过家里一分钱,除非万不得已,吃住都在学校,决不回家。
5
回到杭州,已是夜里十二点多了。
段小秋洗漱后躺床上看手机,看到微信里有两个未接语音,陈默的。回拨过去,那边半天没接,又拨了一次,还是没接。翻上去,看到还有一句留言:接下来我会有几天空闲,我们计划一次自驾游吧。就这么一句话,让段小秋收回了要离开他的想法,她对着这句话傻笑,开心得不行。段小秋回了一个捧着一颗心没完没了点头的表情符号。想,这么晚了,他应该睡了吧。
那天晚上,段小秋做了一个梦——在一间陌生的屋子里,她跟在陈默的身后,他去厨房她就跟到厨房,他去书房她就跟到书房,他去阳台上她就跟到阳台上……她把这个梦讲给陈默听,陈默说,如果我们一起生活,我会带你去周游世界。现在,先计划一次自驾游吧。
然而,计划中的自驾游最终没能成行。有一个礼拜,段小秋与陈默失去了联系,发微信不回,打电话不接。她不知道他出什么事了,甚至怀疑他跟别的女人去自驾游了。那几天,段小秋睡眠很不好,梦里常常被挂在半空,一不小心就往下掉,掉下来就会醒,接着就会在黑暗里闭着眼睛清醒到天亮。她又想到了放弃。离开他吧,那样就不用把时间分成一分一秒来等他了,那样时问会过得快一些,会让人来不及伤心。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