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从此,她失去了那个家(14)

2022-09-06 10:09:1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设色宣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段小秋每天都要在阳台上倒立,她想在白天体验一下挂在梦中的感觉。经历了魂飞魄散异常恐惧有点儿恐惧不再恐惧有点儿兴奋异常兴

设色宣纸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段小秋每天都要在阳台上倒立,她想在白天体验一下挂在梦中的感觉。经历了魂飞魄散——异常恐惧——有点儿恐惧——不再恐惧——有点儿兴奋——异常兴奋这些过程之后,她发现这似乎让她的失眠有所好转。

陈默突然又出现了,解释说,有个诗友突发脑出血去世了,才四十二岁,刚获得“突围诗歌奖”;说诗友还留下一个孩子,那些日子,他忙着处理诗友的后事。段小秋虽然很难过,但还是原谅了他。她总是很轻易地就原谅了他,一次见面,一个电话,甚至一条微信,哪怕只是微信上的一个笑脸。

这件事像一个坎儿,把秋天绊了一下,接着就跌进了冬天。陈默依然很忙,各种各样的会议和讲座,今天在上海,明天或许就在北京,有时候还会接到他从地球另一端发来的微信,就是没多少时间跟她见面。段小秋好像也接受了这种相处方式。

整整一节课,手机都在不停地闪。下课一看,有三十多个未接电话,都来自同一个号码。这是要干吗呀?段小秋摁下了接听键。

“喂,小秋啊,你可算接电话了。”

段小秋没有说话。

“是我啊,我是爸爸,你在外面好不好?要是不好就回来吧……”

“我挺好。”段小秋说。

“外面再好,还能有在家里好?”父亲在电话那头说,“小秋啊,快过年了,回家吧。”

“我不想听这些废话,你说这话也不合适,别忘了,我跟那个家早就没有关系了。你究竟想说什么,直说吧。”段小秋说。

“你看你,说话还是这么不中听。你就是太犟,我也没想说什么,就是想让你回来,多少年都沒回来了,回来跟家人一起过个年吧。你弟弟……小冬他,他快把家给败光了。”父亲说。

想到那天晚上在长沙看到的段小冬,段小秋对这个消息一点儿都不感到意外,甚至还有点儿幸灾乐祸。

“再说一遍,那个家早和我没有关系了。”

“小秋啊,别赌气了,不说别的,杜明他可还在等着你呢,回来跟他把婚结了吧,那是个好孩子,拿了拆迁款,还在本本分分上班,一分钱都没乱花……”

“我说怎么把电话打成这样,原来你们打的是这个主意啊。是不是指望我嫁给杜明,好让段小冬接着去败光他家的钱?当初,一千万就够你们把我扫地出门一次,怎么?杜家的一千万,又够你们把我卖一次了对吧?”段小秋说。

“看你这孩子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小秋,我生病了……”父亲居然在电话里哭了。

多熟悉、又多令人厌恶的感觉。这是父亲的惯常做法,遇到问题,就会以生病为借口让对方屈服,要么就是哭。从前,对付奶奶是这样,对付段小秋也是这样。但段小秋知道,在那个家里,段小冬和王兰英是不会吃他这一套的。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