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从此,她失去了那个家(27)

2022-09-06 10:09:1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设色宣纸,段小秋看着段小冬,她不相信奶奶会留下这样的遗嘱,可她又不能不相信。家产都是男孩儿继承的,女孩儿无权参与分配。这是当地的风俗,也是约定俗成

设色宣纸

段小秋看着段小冬,她不相信奶奶会留下这样的遗嘱,可她又不能不相信。家产都是男孩儿继承的,女孩儿无权参与分配。这是当地的风俗,也是约定俗成的铁律,虽然不合法,但合情合理。段小秋知道这个风俗,甚至早就接受了这个风俗,但奶奶立下那样的遗嘱,却是她完全想不到的。当时段家就那三院房子,有什么是她可以带走的,奶奶居然那样防着她。

段小秋努力控制着情绪,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这么说,当初给我二十万,你们已经仁至义尽了?”她说。

“是爸坚持要给你的。”段小冬又拿起一瓶可乐,喝了一口,“那年春节,我把你砸伤后,爸真的害怕了,他知道我大了,他已经管不住我了,而你永远都是那么倔,他怕我们哪天再起冲突,就跟我妈说,小秋长大了,让她自己出去生活吧,这样对大家都好。但他没有遵照奶奶的遗嘱,还是从拆迁款里给你分了二十万。”

“一千多万啊,就给了我二十万,你们可真够仁慈的。”段小秋的心揪了一下。

“我说了,不是我们,是咱爸。”段小冬纠正说,“如果不是爸坚持,恐怕你连那二十万也拿不走。”

“既然没把我当成段家的人,你还找我干什么?段家的一切都是你的,你可以泡妞追星,可以豪车豪赌,花天酒地,一掷千金,最后倾家荡产……宁可全部被你败光,也不许我带走分毫。还真是可以。”段小秋嘲讽地盯着段小冬说。

“你还就说对了,我的事与你没关系。这是段家的家风,祖上留下那么大的产业,到了三个爷爷手里,还不是吃喝嫖赌,最后只剩下三所空院子?家产是我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败就怎么败。”段小冬恢复了无赖的样子,“我说过了,不是我要来找你,是爸逼我来的。”

“我也说过了,我不会回去的。你们,还有那个家,统统都和我没有关系了。”段小秋说。

“真的没有关系吗?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段小冬一下子就不耐烦了。

“我是我妈生的,可我妈早就死了。”段小秋说。

“那好,人各有志,我回去跟爸说一声,也算交差了。”段小冬说完,站起来走了。

段小秋这才发现,陈默不在身边,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糟了。段小秋想,陈默终于还是看到了她最不堪的一面,他失望了,招呼都不打,就这样离开了她。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没勇气给他打电话,更没勇气回他的家。周围没有一个人,最里面的吧台也没人,对面墙上,有只挂钟“咔,咔,咔……”时间从她面前大步走过,她心慌意乱,站起来出了咖啡馆。

段小秋脑子里一直想着陈默,也不知在大街上走了多久。黄昏愈来愈盛大,把他们一边一个地推开,推远,直到最后,她的眼前只剩下了黄昏。时间仿佛是铺在路上的沥青,每走一步就会离黑暗更近一些。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段小秋一个趔趄,抬起头,黄昏已经跌进了黑夜。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