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老庙的上空(15)
回到古原
洞房里,流溢着一层红彤彤的喜气。窗户上贴着红窗花,中堂的老寿星年画上贴着一个大红喜字。我把松果背进老土屋,安放在铺着大红褥子的火炕上。松果穿了一件红色旗袍,长发盘起来,盘成一个发髻。她画了淡妆,眉毛眼睛格外清雅,五官看上去很精致。旗袍紧裹着她凹凸分明的身体,让她看上去有几分古典的妩媚与妖娆。左胸上一只金丝线绣的凤凰在我眼前飞起来,撩动着我的心也在乱飞。在这个银色的中秋月夜,我和松果面对面坐在古原之上的一个山村里,坐在山村里一盘充满喜气的大炕上,像两块沉人时间之水的石头,浑然不觉时间的流动。松果慢慢地脱下旗袍,她的身体像一团柔软的水起伏涌动,水波轻击着我粗黑的肌肤与坚硬的骨头。头顶的红灯笼发出幽暗的红光。在幽暗的灯光里,人的理性与意志力是一束虚幻的假影,退在老土屋的墙壁上。我变成一团黏糊糊的液体,附着在一个女人粉红的水殿里,并在这座神秘的水殿里,完成了全过程。从她的水殿里退出来,与她并排躺在如水的月光里。浑圆的月亮映在老土屋的窗户上。我睁着眼睛,看着那轮梦一般的月亮,我想,那该是我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它让我忘记了当时我一贫如洗的窘境,忘了来处和去处。我们寻找的永恒,在那个中秋月夜悄然降临。
六
老范到原上找我。他穿过深秋金色的古原,来到黑松岭。老范是在堂哥的陪同下找到我家老院来的。人没进门,堂哥那破轮胎一样的嗓音就从柴门外飘进来,万古,万古,你看谁来了?我应声从老土屋里走出来,看见猴子一样又黑又瘦的堂哥领着又高又胖的范富贵进了柴门。老范穿一身旧军装,斜挎着那只雷锋包,脚穿一双黄球鞋。这一身行头,一看就知道他做梦都在追忆他那三年难忘的当兵岁月。他们推开老院那扇白天从不上锁的虚掩的柴门,走进来,一股冷风趁势也从大门外扑进来,将几片玉米叶子旋起来,抛到空中。
老范和堂哥一人在一只老斗椅里坐下。我靠在炕沿上,半站着。我说,老范,哪阵风把你刮到古原来了?老范说,秋风,一阵“呼呼”响的秋风把我刮到古原来了。堂哥说,万古,范总可是镇长请来的贵客,也是咱古原人的大救星。堂哥的话让我有点儿犯迷糊。贵客?大救星?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词,怎么突然和我这位旧同事扯上了干系。我拿眼打量着老范,他正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红塔山,软盒的,撕开,从烟盒里抽出三支烟,给堂哥和我每人发了一支,自己留了一支。堂哥慌忙接住,说,怎么能让范总拿烟,我这儿有呢,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白桂花。老范说,抽谁的不是抽,抽吧。老范把烟点着,也给堂哥点着。一缕缕青烟就缭绕起来。老范说,万古,你以为你躲到山里,就没人找得到你了?你躲到联合国也没用,除非你躲到火星上。我说,谁躲了?我要真躲了,还能让你找见?老范说,不过,这古原真是好啊,一路上来,真像毛主席的诗词里说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啊!换了我,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古原为家,我也不想走了。堂哥用仰望的目光看着老范说,范总真是文化人,出口成章,不像我是个大老粗。当然,万古更有文化。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