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老庙的上空(26)

2022-09-06 10:07:5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回到古原,父亲走进来把我拖出去。他说,死的已经死了,在的还得在,放了她吧!他把我拖到他的厢房里。我听见父亲的声音像远处沉闷的风声刮过来。他说,你被

回到古原

父亲走进来把我拖出去。他说,死的已经死了,在的还得在,放了她吧!他把我拖到他的厢房里。我听见父亲的声音像远处沉闷的风声刮过来。他说,你被警察抓走的那天,松果一路追着警车,到了镇上。我这老寒腿,追也追不上她。我就坐在庙外的坡上等你们回来,等了整整一天。天黑时,松果被秋山背了回来。他把她放在火炕上。我看见她满脸是血,满身是血。我就爬过去摸了摸她的头,冰一样冷。我又摸了摸她的手,是硬的,也冰一样冷,我叫她,她不应。秋山说,松果被一辆小车撞了,在回古原的路上,撞他的司机开车跑了。秋山到镇上办事,路上碰见松果倒在雪地里,就把她背了回来。秋山说,把松果埋了吧,不知道万古多会儿才能出来。我不许,我想等你回来,让你再看看她。我每天往她的棺材里放冰块。这天冷的时候,一盆水在院子里放一夜,就能冻成冰。我就怕天一热,水冻不成冰了,该咋办?亏你在天热之前回来了。

父亲的声音在黑暗中沉下去。我闭着眼睛,听见自己的心向下坠落的声音,那声音像房屋在倒塌,像地在裂,像树在折断,像飓风从险恶的海面盘旋而来。

父亲在母亲的墓地里,用青砖为松果砌了个坟丘,把松果暂时丘起来。按照村里的风俗,男人不死,女人是不能进坟的,先丘起来,等男人死了一起发丧进坟。黑松林是四季常绿的,伴着松果。第二年冬天,父亲突发脑出血去世了,我把他和母亲合葬在一起。墓地靠着黑松林。三块黑色的墓碑,一块是父亲立的,另外两块是我立的。父亲立的那块上刻着母亲的名字,我立的那块上刻着父亲和松果的名字。天气好的时候,我常常走到三块墓碑中间,就着山风,跟他们说话。我说了很多,可是没有人回应我,他们都沉默着。我有时会把耳朵贴到潮湿的墓碑上,我想听见里面发出的声音,松果,还有她肚子里的孩子,我想听到那孩子的哭声。我那从未见过面的可怜的孩子。

离开墓地,回到老庙,穿过暮色昏暗的庙院,走到西厢房的门口。我推开那对古老乌黑的木门,跨进去,伸手拉亮屋子里的电灯。那一万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松果松塔像无数个梦境,摆放在一层层松木制成的陈列架上。这些松果和松塔是我从黑松林捡回来。我将它们按年份分开,与松果和父亲编织的草墩儿、草帽、箅子、篓子、针线陈列在一起。松果穿过的衣服,挂在西厢房的墙上。正中间那枚硕大的松塔,大约半米多高,我在它褐色的鳞片下面用柏木雕刻了一张女人的脸。那张脸我整整用了三年时间才雕完。鳞片张开的松塔是她的发髻。那张古铜色的脸洁净安详,眼神如古原上的阳光一样纯净,嘴角带着永恒的微笑。我在她对面的一只草墩儿上坐下来,望着她,抽烟。我常常这样在沉默中坐着,像松果,像古原,像死去,又像活着。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