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我早已故去的父亲(4)

2022-09-06 09:58:2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蓝衣,是长相?我问。 不止这样,还有说话那姿态,嘴角上扬的样子。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叔叔补充。这个人从县城的铁厂退休,是个老工人,但他老家和我父

蓝衣

“是长相?”我问。

“不止这样,还有说话那姿态,嘴角上扬的样子。”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叔叔补充。这个人从县城的铁厂退休,是个老工人,但他老家和我父亲的外婆家不远,所以他们很早就认识了。

“你父亲只编簸箕不收边沿,”石叔接过话头说,“很多主意是他出的,但总做不到最后。”

这样的话在几天后去拜访比父亲小七八岁,一起在上世纪80年代初做生意的刘叔的时候,他说了同样的话。刘叔和石叔一样,是县城里专门有自己做生意待客酒店的人。他们的酒店都在一条街上,就是县城的正街。刘叔的更豪华,但那是之后才建的,最早是石叔。我并不能打通刘叔的电话,还是石叔帮的忙。

看到刘叔的时候,他张着双红色的眼睛向我走过来,一起走过来的还有两个人。我是从走过来的三个人的姿态里判断出谁是他的,他那养尊处优的气质,还有那霸气或戾气,都是县城里的一般人所没有的。后来,红眼睛刘叔领我到他宽敞的里外不知几间的办公室,与我单独会面。

他似乎刚喝了很多酒,脸红得如同才从桑拿房出来。他给我的感觉是亲和的,但他说话并没有那么亲和,许是因为正接受所谓“上面来的”检查。他可能真的那几天特别忙,也可能急于送走我,所以表现得特别忙,只给了我十多分钟交谈的时间。他说我和我父亲简直一个模子。从小到大我听过很多这样的话,但都是从村子和亲戚那儿听到的。我觉得他们说的像应该是相貌上相像。而被石叔和刘叔以及其他和父亲打过交道的人说出,恍然间,我知道他们另有所指。也许是我说话的语调,也或者是我的那种肆无忌惮。我想到曾经在一次活动中遇到一个喜欢算命的人,他热衷于知道我的生辰八字,但我根本不打算告诉他。父母在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算命,他们连出门的云彩都要看的,风吹哪个方向都要占卜。他们喜欢数字,但只用于占卜而不用于规划,尤其在钱方面,结果我们家的生活一直很潦倒。不过,感谢从小的耳闻目睹,使我后来自学《易经》毫无阻隔,两次大考都因为这道题拉开了与其他没有这方面功底的同学的距离,我应该是先天基因里就有巫术的根底。然而,于具体的生活中,我不喜欢有人来占卜我的命运,我习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父亲那样的死亡我都经历过来了,人生自不必太多挂碍和谋划,日子就像敲钟,此刻敲响了就是敲响了。那个人还是遏制不住自己的算命冲动,说我姓名里“欣”虽为生发,但拆开来缺斤短两。几乎像一种宿命,我被他说的那短短的词句震住了。在那之前的生命历程确实是,每逢大考,我总只差那么几分。在那之后的一次大考,亦然。我已经很小心。从父亲这里就如此了。作为他的儿女,我们尽量去周详地做每件事,尽量让事情看起来有头有尾,因为在从小到大的无数告诫里,都是:“你父亲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从来做不完一件事。”这些事包括他做的各种生意,也包括他第一次订婚的女人,还有很多他们欲言又止不为我们所知道的事,几乎每个认识父亲的人都会在我们做某件事半途而废时说:“和他父亲一个样。”也许,父亲一辈子能算完成的一件事就是娶妻生子。虽然我们被他甩给祖母,由着祖母和叔叔带大,但看起来至少形式上是种完成。我们生怕基因里的那种有始无终追着,我指我和姐姐,不知道哥哥是不是,反正我知道我们俩。很多时候,甚至大多时候,不管是事情还是感情,或是说爱情,我总虎头蛇尾,新鲜感很快就用尽了,一点儿都没有了,缺斤短两的宿命结尾就摆在那里了,就如经常开头却没有结尾的文章。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