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舟山群岛的渔市大街(3)

2022-09-06 09:53:3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渔市大街的岛民们,相对捉青蟹而言,钓涂鳗要省力得多。在钓具店里买上几枚中号的钓钩,或者拿中号的缝衣针在火上烤红,拿根筷子把它弯成钩状,串上结实的尼龙线,一

渔市大街的岛民们

相对捉青蟹而言,钓涂鳗要省力得多。在钓具店里买上几枚中号的钓钩,或者拿中号的缝衣针在火上烤红,拿根筷子把它弯成钩状,串上结实的尼龙线,一头绑上一尺来长的竹签,就可以出门了。在海涂边随便掏一只红钳蟹(招潮蟹),挖去顶盖和脚爪,把有蟹黄膏的一面朝上,扎在钓钩上,然后在海塘边的浦沟里寻找一个边沿光滑、有涂鳗游动痕迹的洞穴,把竹签插在洞穴上方,把饵钩慢慢放入洞口约二十厘米左右,然后在洞口附近用手指弹几下水面,使水面的震动对洞底的涂鳗有所触动。不消一顿饭工夫,便可以挨个去收获所布下的钓钩,只要洞中的涂鳗没有外出“旅游”,几乎每钩都不会落空。

但是,我面对那些满地乱爬的螃蟹,却没有吃的欲望。不是我不喜欢吃,而是我早些年实在吃怕了。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在“浙江808”客轮上当水手,每天晚上靠泊在渔市大街渔埠外的客运码头过夜。每天早晨,渔嫂们把成筐成桶的海鲜运到县城去卖,傍晚时把成担成箱的蔬菜运进来,供应岛上的居民。一些近海张网作业和流网作业的小渔船,甚至十天半月吃不上新鲜蔬菜,也是常事。当时我所在的“浙江808”客轮,每晚在渔市大街外客运码头靠泊后,船舷外侧总会停靠上许多小渔船,一般三五艘,多的时候甚至七八艘。那些小渔船停靠后没地方补充淡水,常常向我们客轮讨要,而我们船长是个憨厚的老好人,拎几桶淡水没啥说的,让我们水手房直接放水给他们。渔民们也豪爽,往往拎回去一桶水,来拎第二桶的时候,总会给我们带上一桶海鲜,带鱼、淡菜、滑皮虾等,但是最常见的,就是给我们拎一桶螃蟹来。到后来,每逢蟹季,靠泊在码头边上的流网小渔船,几乎形成了潜规则:来客船上讨要淡水的时候,总会先给我们拎一桶螃蟹上来,再来要第二桶时,依然会再给我们拎一桶螃蟹。那时我们几乎不用买荤菜,餐桌上餐餐都有新鲜海鱼和鲜红诱人的烤螃蟹。

螃蟹性寒,不可多吃,有几个船员吃多了还身体过敏,或拉肚子,不敢吃了。我們面对一桌子螃蟹,看着就饱。但是每天晚上却依然会有小渔船靠泊在我们船舷外,把螃蟹送过来,哪怕船长和他们反复说明,我们螃蟹多得吃不完,不要拎过来了。他们却说,我们螃蟹卖不掉,更是多得吃不完啊!于是,直接把螃蟹倒在客船的伙房或者甲板的大塑料桶里,然后他们自己取水,我们想拒绝都不行。

有一次,船刚离开码头,船长把刚烤熟的满满一锅的螃蟹装在几个网兜里给拿过去,原来他是想把螃蟹送给几个熟悉的乘客朋友。没料想那朋友说:“啥?送螃蟹给我?我明天把家里的螃蟹给你背一筐来还差不多!”没辙,只好把装在网兜里的螃蟹又收了回来。面对一只只肥美鲜活的螃蟹,总不至于扔掉,于是我们想办法变换着花样吃,从最初贪图方便使用清蒸,到后来炒青菜、烧蟹羹、煮米饭、炒年糕、斩蟹浆……实在吃不完,就把烤熟的螃蟹大蟹钳拧下来,用船用尼龙绳或包装绳,一长串一长串地悬挂在甲板上,晒干了当零食吃。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