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游西安古都(2)
永州行吟
书法艺术历来就与永州有缘。
一代草圣怀素的狂草,早已是中国书法草书境界里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当然也是永州的一座文化丰碑。
绿天庵静静地坐落于永州城内,庵内陈设的怀素小草千字文碑刻精美绝伦,这道文化景观在永州应当具有标志性意义。
狂草是一种激情的倾泻,是一种性情的坦露,这位永州前贤,兴之所至,蕉叶、墙壁、器皿、家什,提笔即挥,一挥而就,势不可挡。相传怀素曾“粉壁长廊千方字”,大诗人李白见此情形,即兴行吟,作《草书歌行》以纪盛:“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倪倪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两个激情奔涌的艺术大师,如此地进行了对话。至今都如黄钟大吕般的穿越时空,洋溢中华文化的干云豪气!
大历七年(772年)秋,怀素在洛阳拜见颜真卿,示其《怀素上人草书歌集》,请颜鲁公作序,颜真卿慨然应允:“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扬,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对于怀素草书的评价,他与李白一样,都已超过了书法艺术本身的范畴,提升到了人的品格的高度。
还有永州人所熟知的东洲草堂。这是何绍基的读书之所。现存的“状元楼”和“探花第”与草堂旧址是一组古建筑群,这里,依稀可见这个家庭昔日的荣光。何绍基父亲何凌汉,弟弟绍业、绍祺、绍京,之子庆涵,之孙维朴、维棣,代代克绍家风,取法唐楷,直追魏晋,潜心碑刻,各具风貌,成为中国南方显赫的书法家之一。
何绍基深受大学士阮元影响,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主张尊碑抑帖,探求书法艺术的创新之路。他创造了一种奇特的执笔方法叫回腕执笔法,为使用笔达到遒厚生涩的效果,在用笔手法上做了大量尝试性的探索,起初出于好奇,也可说是走火人魔,在执笔方式上就违反了人体自然机能,所以写起字来,往往汗流浃背,艰苦吃力,可是何绍基凭借其坚韧的毅力获得了成功。难怪曾国藩在家书里多次提到了何子贞可以传世,并训诫子女学书要有如子贞般的毅力和恒心。何绍基的贡献在于信守南北兼融之事,同时又是成功的创作实践者。
来到道州,当然要寻访濂溪故里。
如果说古代湘学的创始者是周敦颐先生,同样可以这样表述,湖湘本土文化的开山祖师也是他老人家。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是齐白石的老师王闽运先生为岳麓书院撰写的对联,至今还悬挂在这座千年庭院里,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交相辉映,享誉天下。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