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游西安古都(3)

2022-09-06 09:52: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永州行吟,自周公敦颐开始,一代代湖湘学子为探求宇宙自然规律,研究人性本质,以孔孟学说、老子哲学为原典,大量地进行训诂考据之学,逐渐地形成了经世致用

永州行吟

自周公敦颐开始,一代代湖湘学子为探求宇宙自然规律,研究人性本质,以孔孟学说、老子哲学为原典,大量地进行训诂考据之学,逐渐地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湖湘理学。周敦颐较为系统地提示了运动与物质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关系,提出了事物自身存在的动力和活力,从而为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周敦颐《爱莲说》里的名句,古往今来,为洁身自好君子之座右铭。他正是以这种正己之心,探求天地之变,解索人性之本,以祈福泽众生,实现天下百姓的幸福安康,这应该就是湖湘学子争相仿效和追随的情操和品格。学术思想的突破,文化的创新,远比物质贡献无形而远久。一代学人深邃的思想和规范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学术风气、社会价值和人性心理。

今日永州人们依然保留着先贤遗风,崇礼尚义,民风淳朴;尊儒仰道,重实重情;求新求变,不折不挠。人以文传,地以人传。永州与文化结缘,文化也因永州而生色。回眸永州的历史,你能感受到这种文化气息的高古和清逸吗?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