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爱惜麦子的母亲(2)

2022-09-06 09:51:2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麦田里的母亲,麦收过后,母亲常常带着我去拾荒捡麦:人家收完麦子的麦田,人家背麦休息过的路坎,人家打過麦子的麦场,是母亲和我光顾最多的地方。 捡麦回来,

麦田里的母亲

麦收过后,母亲常常带着我去拾荒捡麦:人家收完麦子的麦田,人家背麦休息过的路坎,人家打過麦子的麦场,是母亲和我光顾最多的地方。

捡麦回来,母亲徒手搓揉麦芒,让麦粒从粗糙的手掌间滚落下来,用扎满麦芒的手簸去麦壳,推出麦面,揉发面团,在天亮之前做好碗口大的一块麦馍,放在我书包里层最靠背的地方。因此不论是天阴下雨、降霜下雪,还是涉河走桥,我的后背总是热乎乎的,我的书包里总是散发着麦馍的香甜。上学路上饿了,我就闻一闻书包里的麦馍香,蓄力前行。

那年高考,恰好不是麦子黄熟的季节,母亲就把挂在屋梁上的麦种给卸下来,破例做两个麦馍,分别放在我的左右衣兜里。收拾完随行考具,我去跟母亲道别,母亲说:“仨儿,你是咱村里第一个出村赶考的读书人,不管成败,都不可做弱者相残的事情,否则,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使劲儿点点头,伸手进兜,双手摸着热乎乎的麦馍走出家门的时候,母亲却两脚黄泥地站在待种的麦田里使劲儿地给我唱歌:“三月麦子青,四月麦子黄,麦子黄,做麦馍,送儿去赶考……”

没想到这一走,我竟离乡40年。

而今,母亲已然离去,麦田已然消失,可不管跟随世间繁华走到哪一座城市,就是在漆黑的夜里,我也依然能够清晰地看见麦田里的母亲。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