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的“黄粱美梦”(3)
卤菜王子
从1991年8月到次年10月,我每天就在那个全封闭的柜台里,把一盆盆芳香四溢的卤菜,连同自己的青春梦想装进一个又一个陌生人的塑料袋里。我变得麻木不仁,公司领导也似乎遗忘了我,和我一块儿分到商场的大学生一个个都被调到了办公室,而我依然在门口卖着卤菜。同事怜悯我,为我鸣不平,但身为商场最底层的他们又能改变什么呢?人微言轻,在省直国企的大树下,他们和我一样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
不久,我打听到商场管理科陈久秀科长刚正不阿,敢说敢当。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写了封自荐信给她,希望她能推荐我到管理科工作。一个星期后,我如愿地被调到商场管理科,当上了商场值班主任。坐在办公室里,我百感交集。毕业一年半后,我终于可以做专业对口的工作了。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我骑上自行车跑到长沙人民广播电台音乐频道的导播室,想为自己点一首当时风靡神州的歌曲《我不想说》。因为是周日,点播室不办理听众点播业务,接待我的导播或许是被我一身的大汗淋漓打动,破例答应了我。周一的中午,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打开收音机,收听着自己点播的歌曲,想起毕业后一年半的经历,想起父亲当年送我上大学时开心的笑容,不禁泪流满面:“许多的爱我能拒绝,许多的梦可以省略,可是我不能忘记你的笑脸,想想长长的路,擦擦脚下的鞋,不管明天什么季节……”
1993年,我被提拔为管理科的副科长,1996年又当上了售后服务公司经理,成了正科级国家干部。然而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没有独立住房,与我相恋六年的女友离开了我;囊中羞涩,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有癫痫的亲弟弟因得不到及时治疗变成了疯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湖南商场就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每天都在苟延残喘,刚进入21世纪就不得不宣告破产。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为生活所逼只得南下深圳打工,幸运的是经过几年打拼,我在深圳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终于结束了居无定所、每天都为明天发愁的日子。
如今的湖南商场,房子仍在,只是已经人去楼空。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