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海钓者一族

2022-09-06 09:40:1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海钓,某天傍晚,我和妻子沿着江边河堤公园散步,江岸上一排排海钓客们稳坐钓鱼台。 “快看呐,钓着一条大鲤鱼了!”江滨古船码头一阵嘈杂声,人群争相往前涌。我循声

海钓

 

某天傍晚,我和妻子沿着江边河堤公园散步,江岸上一排排海钓客们稳坐钓鱼台。

“快看呐,钓着一条大鲤鱼了!”江滨古船码头一阵嘈杂声,人群争相往前涌。我循声望去,只见月影婆娑,或明或暗的漏斗状的灯光下,一条鲜活的大花斑锦鲤咬住鱼钩正上下扑腾,拼命挣扎着,估摸着有十多斤。老翁的一只手攥紧鱼竿线,老妪手脚麻利地用双手猛抵鱼背,一拉活线,鱼儿就毫发无损地掉进盛满水的红色塑料桶,还真是奇了。江滨河岸上的旁观者无不竖起大拇指,为老者点赞、喝彩。

原来钓鱼老者是我妻子所教小学班上的学生小华的爷爷,退休在家最大的爱好是到江边垂钓。我还发现了他们垂钓者一个惊人的妙招儿。原来他们的钓线完全直条条的,且不带诱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鱼饵海钓,想来还真是个含有哲学命题的大智慧。

在小华奶奶的手电筒微弱的光亮照射下,只见小华的爷爷熟练地在鱼线底端套上一节早已浸泡在水桶中膨胀好了的芦苇秸秆,用劲儿地缠绕丝线并在中间扣上活的结节,在线段五十厘米处套上鱼用铅质坠球。一旦鱼儿咬住秸秆,便拉紧线,秸秆有张力,立马变成一张弹簧弓,顶住鱼儿上额。因为鱼口突出,前额小,后额大。秸秆膨胀后变更粗,鱼儿将难以逃出生天。小华的爷爷边走线边高举起钓竿,奋力向空中一抛,手中的钓竿滑轮“吱吱”作响,鱼线精准地落向远处。他摇动滑轮收线,拉紧定位,并在鱼竿顶端挂上闪烁的绿色风铃。老爷子一鼓作气做完整套动作,干净利落,令我们赞叹不已。

起风了,江面上风高浪急。汽笛声中往返粤港两地旅游快轮、满载集装箱的货轮、驼满的沙船、吃水超重的煤船不停地扬起阵阵水柱,海浪翻滚着,咆哮着,飞溅着拍打数公里远的防护堤。鱼竿也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我正为老爷子着急,老人连声说,不碍事,不用急。常言道,蛇有蛇痕,鱼有鱼道。水中的鱼儿每晚都有固定迁徙游走的路线图,别看江面上波涛汹涌,水下丝毫不受影响。水流过后,带来更多的水生植物,浮游小鱼虾,吸引更多的大鱼儿或鱼翔浅底,或结伴觅食,或求偶交配。

说来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应属天气和风向,小华的爷爷给我们透露了不少闻所未闻的钓鱼小窍门。你看今晚吹东南风,气温25℃左右,刚刚好是鱼儿出来觅食的绝佳时间。水波过后,鱼儿争先恐后由深水区相拥着往浅水滩涂上涌去,因为那儿白天阳光可以照射到,下面水草肥美,即刚才抛竿落点处,等下你就可以见证奇迹了。我们盘腿坐在修剪一新、充满氤氲气息的草地上侧耳倾听着。正说话间,风铃响起急促报警声。老人说,不急,待鱼儿咬紧些。我们这些旁观者都替老人捏着一把汗,担心鱼儿逃走了。老人慢腾腾地边收紧鱼竿,边放着鱼线,调整方向,凭着自己的手感,估摸这次渔获更大。听闻老人又将起获一条大鱼,我们马上弹跳起来,目光齐刷刷地盯着老人的鱼线。我也想上前帮老人一把,老人却谢绝了我们的好意。老人告诉我们要先遛遛鱼。老人顺着鱼儿劲头,气定神闲地收放着鱼线。老人在河岸上来回走动,手中的滑轮“吱呀”响着。趁着老人遛鱼空隙,我忙向身旁老奶奶讨教几个心中疑惑。用老奶奶话说,老爷子平时就是有点儿“宅”,退休前爱鼓捣,退休后也不闲着,遇到問题爱钻研,发明好几款钓鱼神器。去年还参加老家某电台举办的钓鱼比赛,最终荣获特等奖,“逆袭”成了草根渔具发明大王。难匿老人遛鱼有这般好身手。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