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一副旧乒乓球拍

2022-09-06 09:34:0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球拍,几天前在整理物品时,翻出一副旧乒乓球拍。这副球拍我收藏30多年了,一面是黑色海绵胶,一面是红色带颗粒状,是父亲从离我老家40多里地的临县润溪街上给我买的。

球拍

 

几天前在整理物品时,翻出一副旧乒乓球拍。这副球拍我收藏30多年了,一面是黑色海绵胶,一面是红色带颗粒状,是父亲从离我老家40多里地的临县润溪街上给我买的。

拥有这幅球拍时,我正在村小学读三年级。

村子里的小伙伴也打乒乓球的,通常,乒乓球桌是用门板或几块木板摆在几条长凳上做成的,买乒乓球的钱,大多是我们积攒了很久的勇气,趁大人高兴时说了很多好话,才向大人要的。而乒乓球拍,是自己用杉木板锯成的。有一个叫二宝的小伙伴,他舅舅从城里给他买回一副球拍,每次他拿着球拍来的时候都非常自豪,让我们好生羡慕。那时我在心里想,如果我也能有这样一副球拍那该多好啊!

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读书不多的他深知自己在事业上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兄妹的学习上。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一段时间父亲跟邻县一位木匠学木工活儿,农闲时他跟着师傅在周边的乡镇干木工活儿,我父亲也慢慢有了名,在我们村方圆几十里,很少有人不知道“王木匠”。

一个冬天的夜晚。我们都已经睡了,睡梦中,听到有人在敲门,母亲起床开门,原来是父亲回来了。

父亲进屋后,母亲和我们齐声问:“您怎么回来了?”

父亲指着我们对母亲说:“我给他们送乒乓球拍。”

我们兄妹都很惊讶。我两眼更是直勾勾地盯着父亲手中的球拍,仿佛父亲手里拿的不是球拍,而是一件宝贝。

我抢着问父亲:“您不是跟师傅公公在润溪街上做木工活儿吗?怎么回来给我们送乒乓球拍?”

父亲听后,笑着对我们说:“上个月十六日晚上,我起来去茅厕,听到怀宝(我的小名)在说梦话,‘爸爸,您能不能给我买一副乒乓球拍,就是村里二宝他舅舅给他从城里买的那种球拍。听了梦话后,我就在想,你们太想要一副球拍了,第二天就去找二宝看了那副球拍,记住型号,一定要想办法给你们也买一副同样型号的球拍。”

父亲接着说,他到润溪干木工活儿,利用休息时问找遍了街上所有的商店,终于在一家商店找到了这种型号的球拍,但当时手里没钱,买不了球拍,润溪的活儿干完了,拿到工资后,立即去了那家商店,花了5块钱给我们买了这副球拍。5块钱在当时的偏僻山村那可不是小数目,在我们那,那时父亲干一天木工活儿才挣8毛钱。

父亲说,他为了给我们一个惊喜,当晚就决定给我们送回来。他去跟他师傅说,起初还担心师傅不同意,因为第二天清早他们要去另外一个乡干木工活儿。没想到师傅公公却很爽快地答应了:“赶紧给孩子们送回去吧。”他还把买给他孙子的零食也分了一份给父亲,要父亲带给我们。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