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对于荀子的关注(4)
读荀恨晚
荀子注意区分谄(媚)、忠(诚)、篡(夺)、国贼这四种为臣之道,荀子提出了谏、争、辅、拂这四种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并提出了从道不从君的说法。他高度评价了本土传统政治学对于谏争的讲究。
荀子对于君子小人的说法也极高妙。说小人为什么常戚戚呢?“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此说令人如见其人其事,忍俊不禁。
在论述到诸侯国势强弱的时候,荀子更强调的是软实力,是君王仁心,是民心向背,是君王的人格修养、道德形象、以文化人之力量。
书中还有乐论,被今人称之为“礼乐同构论”。荀子谈音乐的专门知识很少,强调的是重大礼仪上的音乐使人庄重,正派的音乐在培养礼敬、诚笃、恭顺、和谐的社会氛围、朝廷氛围、移风易俗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同时严厉批评了墨子的非乐论。
荀子猛批墨子的狭隘、过度与呆木,荀子也极度轻蔑公孙龙等人的概念与逻辑推导质疑游戏;恰恰从中可以看出,墨子的许多适宜于较低生产力水平的政策设计如薄葬、廢乐等等,与公孙龙的思维训练曾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影响。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士人对于被后世所称道的百家争鸣局面的负面感受。当然,荀子在具有充沛的使命担当、坚持正道的同时,似有学术思想上拘泥平面化的一面。荀子极力为孔子的诛少正卯辩护,强调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这五种具有异己色彩的人是小人中的桀雄,荀子认为这样可能的反对派,比刑事犯罪如盗窃更危险,必须诛杀无赦,这有点儿过线了。
我们可以从《荀子》中读到一些与法家乃至道家相通的思想:关于把握好赏罚、关于权力系统的治理需要与民心结合起来,还有看国家的力量不能只看地盘,更要看君王公卿受拥戴程度等等。我们会想起老子所讲的“功成事遂,百姓皆日,我自然”,我们也会想起韩非的“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这说明了荀子有后发优势,从孔到孟到荀,治理思想是有前进与发展的。
荀子的文字极有特色,写得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有的地方痛快淋漓,有的地方无微不至,有的地方渊博丰富,有的地方大义凛然。读起来如飨大餐,丰厚全席。
整个说来,我个人,长期缺少对于荀子的认真关注与足够重视,近四年来,我读荀思荀,发挥荀,极有兴趣,痛感需要看重、再看重、多多看重荀子。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1月8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