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23)

2022-09-07 19:10: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看着眼前这棵几百年的皂角树,韩令坤啧啧称奇,想弄清这棵树的腰围,便提议他们三个合抱一下。 都说这棵皂角树是神树,沾点儿仙气也好。赵匡胤点

河洛谣

看着眼前这棵几百年的皂角树,韩令坤啧啧称奇,想弄清这棵树的腰围,便提议他们三个合抱一下。

都说这棵皂角树是神树,沾点儿仙气也好。赵匡胤点点头,就跟慕容延钊走了过去。

三个人围树而站,伸展手臂,手手相接,竟然把树合围起来。赵匡胤心中暗暗称奇,听附近百姓说,这棵树平时四五个成年人都合抱不住啊,难道预示我们三人将来要干一番事业,还是有什么其他情况?

赵匡胤正自惊异,只听韩令坤说道:“二位,我看不如这样,咱们三个义结金兰如何?”

“中!”赵匡胤即刻赞成。常言说,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仇人多堵墙。常言还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今后的路还很长,这样有胆有识的朋友还是多结交的好。

“好!”慕容延钊点点头。

于是,三个人按年龄排序,慕容延钊三十二岁,老大,韩令坤二十岁,二哥,赵匡胤十九岁,三弟。他们撮土为炉,插草为香,跪拜在地,对着皂角树盟誓:神树在上,俺们兄弟三人虽非亲骨肉,但比骨肉亲,今日结拜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肝胆相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担风雨,共享阳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耿耿此心,唯树可证,万世不移!说罢,虔诚地拜了三拜。没有人发现,他们三个在拜的时候,皂角树的整个树冠,轻轻摇了三摇,马蜂窝上的马蜂竟一个也没飞出来。那一刻,天空也变得明亮起来,有几朵祥云盘旋在皂角树上空。

这时候,苟仙儿带着渔娘过来谢恩。

“多谢三位义士的救命之恩。”渔娘盈盈一拜,道了个万福。

赵匡胤一下子就认出了渔娘。他这次可是看得清了,渔娘真是个美人坯子,虽然穿着素雅,但落落大方,像是个大家闺秀。原来她是苟仙儿的女儿!这就是缘分呐。缘分来了,撵都撵不走。

渔娘也认出了赵匡胤,忙害羞地垂下头,心里边突突直跳,像卧了只兔子。

慕容延钊和韩令坤见状,相视一笑,拨转马头,打了个呼哨扬长而去。

赵匡胤闹了个大红脸,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渔娘倒反应机灵,掏出身上剩下的两个沙包,伸手递给赵匡胤。

“我,我……”赵匡胤不知道该拒绝还是该接受,沙包是女孩子玩儿的,他是男孩子,也早过了玩耍的年龄。

苟仙儿暗自笑了笑,给赵匡胤解释道:“这是渔娘特制的沙包,里面装有石灰粉和几味中药面,除了防身外,还能疗疮止血,带上吧。”

原来如此。赵匡胤这才一边道谢一边接过。

渔娘抿嘴一笑。赵匡胤的脸更红了。这时,远处传来韩令坤的呼哨声,顾不得跟苟仙儿父女打招呼,扬鞭催马,转身跑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