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24)
河洛谣
渔娘愣怔了一下,急忙摘掉胸前的玉佛,冲着赵匡胤的背影叫道:“你的玉佛,你的玉佛……”
赵匡胤听到渔娘的喊叫,一咬牙,回头大声说道:“那是我的订婚礼物……”这块玉佛是父亲在战场上收缴的战利品,据说还值不少银子呢,值个二十贯应该没问题。这也是姐姐恼火他的又一个原因,想讨要过去转换成嫁妆,他说你女婿还没影子呢,置办什么嫁妆,因此一直没有答应姐姐。
渔娘听闻,又羞又恼,扬手要摔玉佛,犹豫了一下又团在手心,紧紧地,而后,抿着嘴笑了。
早已望不见赵匡胤的身影了,渔娘还在眼巴巴地瞅着。侧耳细听,似乎听到了赵匡胤的呼唤:“那是我的订婚礼物!那是我的订婚礼物!”渔娘“扑哧”笑出声来,忙又用手捂住嘴巴,瞅瞅四下无人,嘘了口气,脸还是滚烫滚烫的,红丢丢的。
……
此时,河边的码头,村里,三三两两的人群,围在一起手舞足蹈,浪头似的议论着:
“老天爷开眼了,一火烧了‘狗头寨,可给咱三村五里除了大害呀!”
“呀!那三个小伙子真是好汉,腿脚好功夫,刀枪好本领。”
“咦!使黄龙棍那个年轻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简直是人中之龙,江山叫这人坐可好过咱百姓了。”
当赵匡胤飞马从码头官道而过时,百姓比比画画的形态,赞不绝口的眼神,唾星飞舞的议论,以及“人中之龙”的赞誉,深深烙在他心里。
打猎古驼岭 解密百侯窑
从巩县回洛阳没多久,赵匡胤害上了相思病,想渔娘了,眼前老是晃动着渔娘的身影,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消瘦了许多。本来当时正是战乱时期,缺衣少食,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母亲以为是赵匡胤营养缺乏的因素,所以也没有在意。
这天,慕容延钊和韩令坤约赵匡胤喝酒。往常,兄弟三个都是开怀畅饮,天文地理,朝野民间,无话不谈,无话不说。可是这天不行,赵匡胤一句话不说,也不接两位哥哥的话茬儿,闷着头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慕容延钊皱着眉头,关切地问道:“三弟,伯父刚有捷报回来,伯母身體好好的,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三弟,莫不是有人欺负咱?”韩令坤说着话,攥紧了拳头,好像欺负他三弟的人就在眼前。
“没有,没有。”赵匡胤强颜欢笑,不敢正眼去看两位哥哥。
慕容延钊是过来之人,立时就明白了,心说心病还需心药治,说道:“二弟,三弟,从巩县回来有一段时日了,我担心那个古驼寨上再有山大王出没祸害百姓,咱再去瞧瞧?即便没有,权当去玩儿,巩县是个好地方。”
赵匡胤心中一动,脸也蓦地红了,好像秘密被大哥看破了似的。
韩令坤高兴地说:“大哥的这个提议甚好,即便没有山大王,我们去围猎也好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