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30)

2022-09-07 19:10: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抡枪舞棒续一统。 慕容延钊不由对韩令坤高看了一眼,赞道:二弟行啊!好,话俗志不俗。然后吟诵道: 一雷惊岭生九龙, 九龙饮黄天下清; 敢是上苍怜

河洛谣

抡枪舞棒续一统。

慕容延钊不由对韩令坤高看了一眼,赞道:“二弟行啊!好,话俗志不俗。”然后吟诵道:

一雷惊岭生九龙,

九龙饮黄天下清;

敢是上苍怜民意,

特遣圣主救苍生。

韩令坤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大哥就是大哥,不服不行。三弟,你也来几句。”

赵匡胤也早有此意,看着东方的日出,斟词酌句了好半天,才一字一顿地说道: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慕容延钊垂头琢磨了一下,点点头,说:“还算贤弟的境界高。”

赵匡胤不知道大哥说的是不是真话,还是不好意思地说:“哪里话,跟大哥比,我提鞋也跟不上。”

“说走咱就走,啰唆那么多干吗。”韩令坤催促道。

慕容延钊和赵匡胤对视一眼,笑了。

这时,赵匡胤再去跟苟仙儿告别,发现老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不觉喟然长叹了一声。

看到赵匡胤兄弟三人远去,苟仙儿从草丛里钻出来,自言自语道:“贱民为天下百姓尽一点儿力,知足了。可惜,对不住闺女了。”

回到家中,苟仙儿顺梯子爬到上院,最东边那空窑洞是渔娘的闺房。他来到渔娘跟前,看到她默默坐在织布机前一动也不动,黯然神伤地说:“闺女,别看你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咱跟人家不是一路人呐!”

渔娘没有吭声。

苟仙儿说:“人家是世代为官,咱家世代为农,门不当户不对。闺女,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这辈子我谁也不嫁。”说罢,渔娘趴在织布机上嘤嘤地啜泣起来。

苟仙儿心里烦闷,想喝两杯,晃了晃酒葫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他就走出院门,顺着山道来到了黄河码头。

已近中午,碼头冷冷清清的。官道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也是一脸菜色,衣衫不整,行色匆忙。码头那儿有两只小船停靠在岸边,不见船夫的影子。小船随着水波晃晃悠悠的,似乎随时有被冲走的可能。码头那儿有个杂货铺,兼营日用百货。店主也姓苟,唤作苟二,按照辈分,他叫苟仙儿叔。

“二,生意咋样?”苟仙儿问道。

“叔,半天不见一个人影,哪有什么生意。”苟二苦着脸,叹道。

“来,灌二两散酒。”苟仙儿摸出几个铜钱,递上酒葫芦。

苟二一边灌酒一边问道:“叔,高兴事还是烦心事?”

“废话,这年月能有啥高兴事?”苟仙儿叹道。

回到文武院,苟仙儿让老伴儿翠莲弄了两个下酒菜,自己坐在石凳下自酌自饮起来。想起燕赵老友的来信,听着文院那一声高一声低的织布声,两杯酒下肚,苟仙儿心里愈加沉闷。

忽然,听到黄河码头那儿传来急促的叫声:“山大王来了,山大王来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