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44)
河洛谣
在场的人都看到了,包括赵匡胤。赵匡胤暗暗称奇,同时不忘感念上苍,心说这不正应了自己名字中的“匡”字吗?正月初四正是自己登基那天。其他几个人相互递了一下眼色,不约而同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们眼里除了惊讶,尽是艳羡和钦佩。赵匡胤故意不去瞧他们,心说这下服气了吧?!一切都是天意!此时,枢密院急报带来的不安已经彻底放下,不过,从中可以看出,有些悍将心中不服,自己当皇帝是应天命,眼前这个锦缎就是天赐神證!若能借他们之口昭示天下,借此内警文臣、外警武将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赵匡胤紧问了一句:“老人家?您说的可是事实?”
苟仙儿又说:“老夫一辈子不打诳语……那一天,黄河水又变清了。”
在场的人都把目光投给苟仙儿,眼光里充满了怀疑。苟仙儿拍着胸脯说:“千真万确。我掐算过,坤为地,这是个坤卦,也是上上卦。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赵匡胤这才相信苟仙儿懂得阴阳八卦,问道:“老人家,寡人听得不甚明白,能否泄露一下天机?”
苟仙儿说:“这个卦是坤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赵匡胤听得不甚明白,但也明白个大概,知道是个不错的征兆。人的命,天注定,这话绝不是信口开河。赵匡胤心里感慨不已。如果说之前赵匡胤还有所顾虑的话,此时一点儿顾虑也没有了。子房效命于博浪,卧龙振起于隆中,宏图得展,终成大业。如今天下纷攘,生灵涂炭,自己正当壮年,应该奋起,一展平生所学,为自己,更为天下百姓。
赵普是个文人,脑子转弯快,忙说:“陛下,此吉兆。黄河清,圣主生。地坑出,百姓福。那一天正好是登基的日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天意,昭示新主德泽深厚,广德人心。”
苟仙儿说:“皇上,可否容贱民啰唆几句?”
赵匡胤摆了下手,示意苟仙儿说下去。
苟仙儿说:“皇上,过去改朝换代,没有不死人的。皇上登基,不费一兵一卒,没有伤害到一个老百姓。”
闻听此话,赵匡胤心里很受用。他是人不是神,是人都脱不了俗,奉承话他也爱听。秦始皇大小战争22场,共杀死170万人;东汉建立,全国人口从5959万锐减到2100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三国鏖战,“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同、长沙王颐、河间王义、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十六年之久,死亡人口达数十万,许多城镇均被焚毁(史称“八王之乱”);南北朝时期,北朝的齐代有2000万人,到北周时人口仅900万,南朝宋代有469万人,到南陈灭亡时只有200万人;安史之乱,历时九年的残杀,使黄河流域萧条凄惨,人烟断绝,兽游鬼哭。中国人口从九百万户锐减至二百万户,四分之三惨死,残存者以纸为衣;黄巢起义时,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谁还能说“陈桥兵变”不是最明智的选择?谁还能说赵匡胤一个“不”字?但是,偏偏有人就说,偏偏有人就不服气!这正是赵匡胤心里懊恼的地方。至此,赵匡胤不由得对苟仙儿又增添了几分好感。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