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53)
河洛谣
慕容延钊和高怀德对视一眼,想劝赵匡胤改变主意。来的这一拨人当中,赵普是文官,他們两个是武将,禁军头领,负责着赵匡胤的安危。赵匡胤虽有一身武功,慕容延钊和高怀德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常言说,小心无大差,还是小心点儿好。可是,看赵匡胤的意思,留宿巩县是更改不了了。
慕容延钊说:“陛下,要不要告知巩县知县,让他速来见驾?”添个蛤蟆四两力,住在官府里,一旦有个意外,有县衙的武官和巡检们帮忙,怎么说也不是坏事。说句不当说的话,陛下若有个好歹,大家也不能全怪我。
赵匡胤摆了下手,说:“还是少打搅的好。一旦地方官员得知,弄得鸡犬不宁,受累的还是老百姓。”
高怀德说:“陛下,晚上下榻何处?”
赵匡胤说:“就住在苟家的文武院。”他来到苟家后,发现苟仙儿家院子大,上下五六孔窑洞,眼下只有他们老两口,有的是地方。
当时,苟仙儿也在场,闻听赵匡胤的话,他有点儿惊喜交加,唯一担心的就是渔娘,她可千万不能露面。闺女啊,你要露面,爹娘的老命怕是不保喽。
慕容延钊说:“陛下,您是……”
赵匡胤打断慕容延钊的话:“别说了。当年我们行军打仗,什么阵势没见过?死人堆里都睡过。比起那时,强过千倍万倍。”
苟仙儿说:“皇上,各位大人,窑洞虽然比不上皇宫,但冬暖夏凉,接地气呢。”
赵普瞪了苟仙儿一眼,转脸还想说服赵匡胤。但没等他想好理由,赵匡胤说:“什么都别说了,就住窑洞。”
事已至此,赵普几个人只好顺从。
不知道消息是怎么走漏的,古驼村的百姓知道当今圣上光临,一下子,这块僻静的土地唱大戏一样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忙着清扫院子,在院子设天地桌,摆上时鲜水果,挂上赵匡胤的画像,然后焚香跪拜。这些赵匡胤的画像均出自苟仙儿之手。起先苟仙儿画了幅赵匡胤的画像挂在自己家里,后来怕刺激渔娘,就送给了邻居。一传十,十传百,都去向苟仙儿讨要,苟仙儿来者不拒,就都给画上一张。到了最后,古驼村家家户户都有赵匡胤的画像。赵匡胤是百年难遇的圣主,老百姓把他视若神明,祈求他保佑呢。
走在去“文武院”的路上,两旁跪着的全是老百姓,双手端着盘子举过头顶。赵匡胤看到盘子里面有苹果,有鸡蛋,有油炸的果子等。
“皇上,太平日子来了,俺全家感谢您。”
“皇上,这两年风调雨顺,收成好了,再也不怕饿死了。”
“皇上,以后别再打仗了,俺老百姓最怕战乱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看在眼里,听在心里,很是感慨,老百姓的愿望就是这么朴素,就是这么简单,有吃有穿,不打仗,平平安安就中。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