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58)

2022-09-07 19:10: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高怀德虽不想离开禁军,但看到赵匡胤的结义大哥慕容延钊都要离京了,自己还能怎样?明知是个坑,只得往里跳,忙违心地说:陛下,微臣也想解甲归田

河洛谣

高怀德虽不想离开禁军,但看到赵匡胤的结义大哥慕容延钊都要离京了,自己还能怎样?明知是个坑,只得往里跳,忙违心地说:“陛下,微臣也想解甲归田,过优哉游哉的生活。”

赵匡胤严肃着脸,摇了摇头,说:“这可不是寡人的意思,爱卿做归德节度使吧。”

“谢陛下!”高怀德忙行君臣大礼。

看到众人的表现,赵匡胤心里亮堂了不少,回京后不久便搞了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除了慕容延钊和高怀德,石守信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武信节度使,赵彦徽为镇宁节度使等。赵匡胤将禁军归朝廷,杜绝了禁军哗变的危机,消除了兵权外落、边将造反的可能。事实上,他的重文抑武影响到了整个北宋。“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减少了内乱,实在是普天下老百姓的福气。如第四代皇帝宋仁宗去世后,讣告送到辽国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史载辽道宗“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候耳!”

在离开“文武院”的时候,苟仙儿送给赵匡胤一个枕头。赵匡胤注意到,所谓的枕头其实是一截圆木头,枣木做的,暗红色。赵匡胤以为苟仙儿家穷,没有多余的东西做礼物。苟仙儿多聪明的人,好像知道赵匡胤的心思,笑着解释说:“皇上,枕这样的枕头,可以治疗脖子酸困,还有一个好处,不会睡得太死,有个风吹草动就醒了。处于乱世,这样的枕头可以夜夜防匪,日日防贼。”赵匡胤心里一动,觉得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枕头,随时保持自己清醒。接过枕头,心里叹道,这哪是枕头,分明就是民心啊。从巩县回开封后,赵匡胤特意让木匠对这个枕头进行了加工处理,一面刻有“夜不忘永安”一行字,一面刻有“昼不忘永昌”一行字。每晚睡时,把“永安”的一面朝上,就是希望自己睡个安稳觉,希望赵家的江山永远稳固,希望天下百姓永远平安;天亮时把枕头翻过来,“永昌”的一面朝上,提醒自己白天不要懈怠,要把天下永远昌盛作为己任。后人称赵匡胤使用过的这个枕头为“警枕”,据说,现在的颈椎枕就是从这里来的。

翠莲也送给赵匡胤一件礼物,是一双千层底布鞋,里面有一双鞋垫。赵匡胤接过鞋子,一脸的迷茫。翠莲说:“这是渔娘当年给你绣的,我是在她的房间里发现的。”赵匡胤猛地接过来,爱不释手,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够。抽出鞋垫,一只鞋垫的一面绣着“脚灭九州烟”,另一面绣着“平安走四方”,另一只鞋垫的一面绣着“足造苍生福”,另一面绣着“顺当行千里”,每一面的字里行间还用黄色的丝线绣着一条腾云驾雾的龙。记得母亲说过,做一双鞋需要纳上六千多针,这双鞋垫绝不比一双鞋省事,有多少针?她熬了多少个晚上?赵匡胤不得而知。摩挲着,看着,他忽然发现鞋垫边缘有隐隐的红色痕迹。他睁大眼睛细瞧,这是什么?是血吗?一定是的,渔娘纳这双鞋垫,做这双布鞋,手指头被针扎了多少下?流了多少血?赵匡胤把鞋垫和鞋紧紧包在胸前,似乎闻到了渔娘身上的气息。那一刻,赵匡胤的眼眶里汪满了泪。若不是众人在场,他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情绪,是要哭出来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