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60)

2022-09-07 19:10: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赵匡胤回首古驼岭,几多感慨:这里是他的命运之根,事业之脉,人生前行之源啊。 下部 祭拜永安陵侍死如侍生 花开花枯,春来春逝,转眼便是三千多个

河洛谣

赵匡胤回首古驼岭,几多感慨:这里是他的命运之根,事业之脉,人生前行之源啊。

下部

祭拜永安陵侍死如侍生

花开花枯,春来春逝,转眼便是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公元976年9月,赵匡胤率文武百官浩浩荡荡驾临永安县(即巩县,今巩义市),首站便是邓封乡(今巩义市西村镇常封村),那里有父母的坟茔,即永安陵。赵匡胤此行的目的便是祭拜父母。近段时间来,他晚上常常梦见父亲和母亲。他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在世的时间不多了,似乎很快就要与另一个世界的父母见面了,这才有了巩县之行。

父亲赵弘殷和母亲杜氏的坟墓原先在汴梁的东南埋葬着。前文已经交代过,公元960年,赵匡胤登基后来到巩县,发觉这里是个好地方,有了迁都巩域的意思。后人凭想象说是迁都洛阳,洛阳毕竟做过好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他们可曾知道,洛阳谐音“落阳”,使得一些把自己比作太阳的帝王们望而却步。给您举个例子您就知道此话并非空穴来风,远的不说,就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中国,到了洛阳后兵败不说,还乖乖投降了,民间的说法就是日本的国旗为太阳旗,到了洛阳就“落”了!老百姓以为,华夏的土地,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江山,一山一水,自有一山一水的灵气。这灵气,时时呵护着华夏版图的“华夏血统”,任何一个入侵者,任何一个华夏民族的不肖子孙,必然会消失在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山水灵气之中。

话题再扯回来,赵匡胤那会儿,北宋刚改年号,百废待兴,想行动也不敢轻举妄动。登基一年后,母亲去世,赵匡胤只好暂且把母亲草草葬在了父亲身边。到了公元963年,国家趋于安定,又把迁坟之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为父母的坟茔具体选址时,赵匡胤亲临现场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更为自己的这一举动惊喜不已,如果洛水之西北是阳宅首选之地,那么洛水之东南则是阴宅首选之地。洛水之东南这块地方,左有绵延百里的霍山环绕(宋陵之后改称青龙山),右有白虎滩相衬,南有嵩岳少室,北有洛水黄河,整个地势,符合了皇室墓葬的山水风脉条件,是一块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嵩山)、北玄武(黄河),南山北水,山高水来,福贵不断,万山来朝的古代皇家选择墓地的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当年,赵匡胤力排众议,把父母的坟墓从开封迁到了巩县。赵匡胤这样做,也是给世人一种错觉,免得巩县这块风水宝地被他人占去。

正值秋天,天空一碧如洗,高远辽阔,有苍鹰在天空展翅翱翔。皇陵里的柏树郁郁葱葱,各种花卉开放得热热闹闹,粉蝶在其间飞来跃去,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走进皇陵,远远望着高大的陵墓,赵匡胤的心头仿佛有两个人在对话,一个是父亲赵弘殷,另一个人就是他。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