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62)
河洛谣
看着神道两侧的石人石兽,赵匡胤心里默念道:父亲,死事如生事,这些可都是您的仪卫啊。东侧的客使,布包头,大耳环,高鼻深目,是西亚阿拉伯民族形象;西侧的客使,戴平顶冠,是东亚高丽、日本等国人的形象,他们双手捧珠宝、犀牛角、珊瑚之类的宝物。父亲,您可知道,咱们宋王朝现在是千地之星,万国之首了,周边国家争相来朝拜呢。文臣、武将分别站立于神道两侧,文臣手执笏板,武将按剑而立,这些雕像高大威武,形象端正。父亲,这些文官武将您可用得称心如意?
父亲,孩儿在实际生活当中也是这样做的,在邪恶面前,在欲望面前,在困境面前,都有刚的一面,牢牢把握着尺度;同时,孩儿也要有柔的一面,怀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仁爱的心……孩儿想,只有二者兼备,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才能堂堂正正立于世,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走到父亲的墓前,早已经有人把供品摆上了,赵匡胤点燃了线香,揖了三下,插进香炉,然后扑通跪下了。
故地秋色浓一凡说禅语
祭拜永安陵之后,赵匡胤让大队人马回了开封,说自己要到希玄寺看看一凡大师,其实,他是想趁机再到古驼岭去一趟,跟苟仙儿聊一聊,听听他有什么高见,他的燕赵老友以及天下百姓对他执政以来的反映。
陪同的没有几个人,有参政执事卢多逊,儿子德昭的老丈人,就是亲家,还有殿前都指挥使张琼等。他们怕惹眼招事,不敢骑龙驾虎,一律穿着便装。
虽然路途不长,近段时间以来,赵匡胤总感觉到累得慌。走到途中扎下军帐小憩,让随行的马匹去路边吃草、饮水。
赵匡胤吩咐随从:“看好马,别让啃了庄稼。”他知道,庄稼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毁了他们的庄稼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赵匡胤在帐中休息片刻,有了精神,就又走出帐来。正是秋天,庄稼接近成熟了。地里的谷子黄中带枯,枯中泛黄,沉甸甸地低着头,一副害羞的样子;高粱一点儿也不谦虚,炫耀似的举着红色果实;芝麻好像担心人们忘了它,咧开了嘴露出了白色的芝麻籽……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让人看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从事务缠身的皇宫生活中走来,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真是一种醉人的享受。
赵匡胤不觉叹息一声,沿着小路随意走着,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处处皆秋色,岭岭闪金辉。”赵匡胤禁不住感慨道。山势曲曲弯弯,山道七拐八扭,使人如进迷宫。走到一悬崖处,本以为没路了,略一转身,一条新的小路出现在脚下。不时有红叶悄无声息如彩蝶般在眼前飞舞,似乎在向他招手示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看不见人,却能依稀听到他们朗朗的谈笑声。“你好!”赵匡胤隔空大声打了个招呼,马上收到一连串的“万岁好!万岁好”,不是山谷的回声,是多个老百姓的热情回应。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