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64)
河洛谣
李世民的胸襟,赵匡胤钦佩有加,五体投地,若是让他去做,老实讲,还真就做不来。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除了辽,中原基本已经统一。北宋的地位日渐提高,周边的小国家,像高丽、日本、丁朝(今越南北部地区),都还争相来朝贺呢。罢,罢,罢,不去想这些事了,还是先上香礼佛吧。想到这里,赵匡胤的脸色渐渐晴朗起来。
在一凡大师的引领下,赵匡胤挨个把五个洞窟都看了看。可能是张琼他们做了手脚,寺里上香礼佛的老百姓一个也没有,都回避了。赵匡胤不觉叹了口气,心说,老百姓要是知道我赵匡胤来了而耽搁了他们上香,不定说什么呢。怪罪张琼他们吧,似乎有点儿冤枉,他们也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再转回来想想,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有谁会害自己呢?自己有武功,张琼也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有拳脚不凡的一凡大师,也不是任谁就能轻易得手的。下午到古驼岭上看看,找赵苟聊一聊。在赵匡胤看来,为政者必须了解老百姓的心声,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唯如此,才能赢得民心,江山永固。
从十方净土寺出来,遇到一个茶摊儿。一个老大爷和一个中年人还在说唱。中年人眼睛也不睁,喝醉了酒似的在摇头晃脑地拉着曲子,老大爷咿咿呀呀地唱着:
五代十国乱离间,
仁君出世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
万象更新展新颜。
寻常人家陈罗绮,
处处楼台奏管弦。
人乐太平无事日,
莺歌燕舞日高眠……
赵匡胤听着,听着,思绪不由得又回到多年前,一组组画面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公元963年,为讨伐楚国叛将张文表,慕容延钊提着红缨枪,骑着马,单人独骑杀人敌群,一枪挑了张文表。宋兵士气大振,喊声震天,一路追杀;没了主帅,楚军斗志全无,只顾逃命。虽然平定了叛乱,攻下了潭州,收复了荆南,但这一战却使慕容延钊伤疾复发,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人世。慕容延钊是谁,是他的生死之交,是他的结义大哥啊。当年一起大闹古驼寨,结义古驼岭,勇战“铁钩担”,乃至后來在战场一起出生入死,浴血抗敌等,一辈子难忘,想忘也忘不掉。
王全斌收复蜀地后,担心降卒叛乱,竟然违抗他的命令,一夜之间把两万七千蜀军降卒全部杀了!那些冤魂野鬼,乃至后世的人们,不会指责王全斌,只会把杀戮的罪名安在他赵匡胤的头上。尽管后来王全斌叛乱,赵匡胤派韩令坤把他宰了,仍不解赵匡胤心头之恨。
公元969年,赵匡胤御驾亲征。在望城原,他与北汉大将杨业大战三百回合,难分难解,不分胜负之际,北汉大将垯烈一支暗箭射中他的右胸。他强忍剧疼,策马扑向垯烈,高举混天棍,一棍将垯烈的头颅击得粉碎。也正是这一次,给他的胸疾留下了无尽的痛苦。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